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

ID:51497376

大小:272.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_第1页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_第2页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_第3页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_第4页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3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3.2013(第41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MNo.41)文章编号:1007—7596(2013)03—0015—05建平县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苏建伟(建平县水利局,辽宁朝阳122400)摘要: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水资源短缺,灌溉面积小,效率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制约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产量增长,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建平县灌溉试验站与辽宁省水科院合作在2009-2011年连续3a做了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在灌溉制度、农业措施相同的情

2、况下,分析大垄双行不同密度下滴灌对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双行膜下种植是玉米种植方式的一次革命,具有低能耗、高节水的特征,比其它方式灌溉技术节水60%以上,而且增加了种植的密度,再配以膜下滴灌措施又可以达到节水增产效果。最高较传统种植增产5610kg/hm,纯收益增加10098Uc,/hm。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已被推广区群众所认识和接受,这项技术为该县节水灌溉技术探索一条新路,使农业缺水严重问题得到缓解,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关键词:水利;玉米;滴灌;大垄双行;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B短缺,灌溉面积小,效率低、技术水

3、平落后的现状,制1基本情况约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产量增长,束缚了农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一个旱灾频发的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9ITI,仅为全国人均水因此,确定合理灌溉制度不仅是缓解建平县水平的1/7。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4.6万hm,灌溉面资源危机,也是对灌溉规模进行优化以及在灌溉管积3.98万hm,占耕地面积的27.3%,远远低于全理中制定最佳配水计划的依据。膜下滴灌是一种新国48.7%的平均水平。建平县属北方春播玉米区,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其显著的保水增温效应被农作物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土壤、温度、日照非常广泛地运用于各类作物,并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

4、温适于玉米生长。建平县近3a平均粮食播种面积为双重效果。玉米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相结合的一种10.83万hm。,粮食年总产量4.5亿kg,平均产量为先进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4635kg/hm,玉米播种面积为5.45万hm。,年总产化⋯。该项技术将现代耕作措施、栽培技术、管理模量为3.36亿kg,平均产量为6165g/hm,玉米产量式进行综合组装,充分发挥节水、省工、节肥、增温、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7%。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保墒、节约农药和保苗促壮优势,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再加上水资源分配不均品质,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建平县灌溉试验站的客观现实,更

5、加剧了全县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与辽宁省水科院合作在2009-2011年连续3a做了[收稿日期]2012—12—17[作者简介]苏建伟(1978一),女,辽宁朝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作。一15—2013年第3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3.2013(第41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alNo.41)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在灌溉制度、农业措施相同1.4g/cm。应用区在大田中进行,地块长100m,宽的情况下,分析大垄双行不同密度下滴灌对产量的2.4m,面~,240m。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玉米膜

6、下滴灌2.2对比处理技术已被推广区群众所认识和接受,这项技术为该试验区小区随机排列,土壤湿度下限统一控制县节水灌溉技术探索了一条新路,使农业缺水严重为,苗期60%,拔节期70%,抽穗期75%,灌浆期问题得到缓僻,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70%,灌浆到成熟70%,共9个处理,以传统种植为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对照,二次重复。玉米不同密度处理见表1,小区设计示意图见图1。2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试验研究表1玉米不同密度处理表8E/hm2.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建平县西部,老哈河右岸。地理位置E119。18,N41。47,地面海拔高度512Ill。年均积温3200qC,降水量400mm左

7、右,蒸发量1800mm,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1384h,无霜期133d。气候特点为半干旱半湿润,土壤田间最大持水率21%,容重l区2区3区4区5区6区7区8区9区9处理2处理3处8处4处每穴每穴6处理7处理l处理5处理理理理单株双株每穴每穴每穴每穴每穴每穴每穴株距株距双株单株单株单株单株双株双株32cm32cm株距株距株距株距株距株距株距密度3密度350cm22cm32cm保25~1128cII44cm56cm500行5OO密度4密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