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

ID:51500734

大小:302.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_第1页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_第2页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_第3页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_第4页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第"期焊接学报O,#"*EO#""%%"年9月;Y+EC+B;ZKECK(;:=B:ZE+?=[VZE

2、散焊界面附近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0,保温时间&%123,压力4#/567时,()*+,金属间化合物与."*$钢扩散焊界面附近形成了明显的扩散过渡区,该过渡区由()*+,相和!8(()+,)固溶体构成,显微硬度约为9/%$9%:5,不存在含铝较高的高硬度脆性相。有利于提高()*+,-."*$扩散过渡区的韧性,提高扩散焊接8头的抗裂纹能力。扩散过渡区中的()*+,相与!8()(+,)固溶体之间存在着(!!%)!8(()+,)!(%!!)()*+,和[%%!]!8(()+,)![!%%]()*+,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关键词:(

3、)*+,金属间化合物;扩散焊;界面相结构中图分类号:;<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8*&%’("%%")%"8"$8%9能差异很大,难以采用常规的熔焊方法进行焊接[/],%序言本文采用先进的真空扩散焊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金属间化合物以其耐热、耐磨、耐蚀、抗氧()*+,-."*$异种材料的焊接,并采用先进的测试技化和成本低等特性,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温结构术对()*+,-."*$扩散焊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材料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制约这对于研究()*+,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改善扩()*+,工程应用的障碍之一的室温脆性和高温强度

4、散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推进()*+,金属间化合物等问题已通过合金化及先进热处理工艺得到显著改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善[9,$],为其应用创造了条件。但是()*+,金属间化合物在工程应用中涉及到焊接问题,尤其是()*+,!试验方法与."*$钢或其它材料的焊接。()*+,与."*$钢若能牢固地焊接在一起,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材料为()*+,金属间化合物与."*$低碳曾有研究者采用了电子束焊(=>?)和钨极氩弧焊对钢,其中()*+,金属间化合物是经过真空感应炉熔[&,@]。但到()*+,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焊接性分析炼后制成的板材,()*+,金属间化合物

5、材料的化学成目前为止,关于()*+,金属间化合物与."*$异种材分和热物理性能见表!。."*$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料方面的焊接尚未见报道。(质量分数,A)为:B%#!@,53%#9/,C2%#"/,()*+,金属间化合物与."*$钢的物理和化学性C%#%!/,6%#%"%。表*!"##$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及热物理性能&’($"*)*"+,-’$-.+/.0,1,.20’231*"4+.5/*60,-’$/4./"41,"0.7!"##$,21"4+"1’$$,--.+/.823()+,BDEFGD>53B)/*#%"!&#&"%#@/!#4*%#"/

6、%#%!%#!%#!$KDL)D)LJD2H2J7,NOI3P’Q5),H23PMO23HBO)RR2J2)3HORS)7HV)3Q2HW!X,H217H)QHD)3PHS=,O3P7H2O3:7DL3)QQCHDIJHID)H)1M)D7HID)!-01OLI,IQ"-<67!1-0)TM73Q2O3(#!%8&·U8!)(P·18*)"F-567#(A):YBVK*$9%!9%!$9%!!#$&#@"9$$""4收稿日期:"%%!8%&8%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9)’2焊接学报第’#卷将!"#$%和&’#(试板叠合在一起进

7、行真空扩散焊。采用的是)*+,-*+."!型真空扩散焊设备,加热功率/(,),#01双作用液压加压,试验时真空度达到2345607/89。真空扩散焊过程中加热温度!:60(060;0<,保温时间":20=>?,压力#:@3;A89。焊后将!"#$%B&’#(扩散焊试样用线切割方法切割成所需大小,制备成一系列金相试样。采用CD$7;0扫描电镜(EFA)观察!"#$%B&’#(扩散结合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对界面两侧区域显微硬度进行了测定,试验载荷’(G,加载时间60.。采用D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HFA)分析!"#$%B&’#(扩散过渡区的相组成和精细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