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

ID:51504573

大小:149.5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5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_第1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_第2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_第3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_第4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十三露天矿测量单元四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单元四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观测一、观测站的设置二、露天矿边坡观测方法三、边坡监测的图件与分析四、边坡滑坡预报一、观测站的设置1.观测线的设置观测站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岩层节理等发育地段;(2)受地下水和地表水危害较大的地段;(3)运输枢纽;(4)已形成较高的边坡和服务年限较长的地段;(5)正在进行边坡冶理的地段2.测点的埋设观测点须与边坡岩体紧密结合。埋设时可在岩体上打眼,深度刁;小于0.5m,插入直径20mm,长

2、0.8~1.0m的金属杆并灌注混凝土。一般金属杆顶端加工成半圆球形,离地面不超过0.3m。3.观测站设计及设计说明书观测站的设计应在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的平面图上进行。平面图上应表示出下列内容:采剥工程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远景;边坡上的主要建筑物;设计观测线和各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站与露天矿基本控制网的联测方案,如使用交会法,则必须标出交会基点的位置,并提交交会方案、交会基点与矿区基本控制网的联测方案等。观测站的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整个露天矿情况概述,如主要地质、采矿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对边坡稳定性

3、的影响程度;简述该矿历次滑坡情况及其原因;观测站的设计,包括观测站的设置目的,观测线布置的形式、测线长度、测点间距、测点形式及观测线的标定方法;简述观测方法、精度要求、观测时间间隔、使用的仪器及成果整理要求;设站时所需要的材料及费用预算等。二、露天矿边坡观测方法在边坡比较平缓时,可以采用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法进行观测,即采用钢尺丈量各测点之间及测点与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各工作测点的高程。1.导线法2.交会法露天矿边地势陡峭时,导线测量方法困难,此时观测点的平面位置一般采用前方交会法或

4、边角前方交会法测定。3.GPS观测法GPS的基本原理是用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息进行空间后方交会测量,确定地面待测点的三维坐标。GPS具有全天候、实时、连续进行三维位移高精度监测的特点,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和监控,特别适合于地形条件复杂、起伏大或建筑物密集、通视条件差的边坡监测。4.近景摄影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把近景摄影仪安置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固定测点上,同时对边坡范围内观测点摄影以构成立体像片,利用立体坐标仪量测像片上各观测点三维坐标的一种方法。此法摄影(周期性重复摄

5、影)方便,外业省时省力,可以同时测定许多观测点在某一瞬间的空间位置,所获得的像片资料是边坡地表变化的实况记录,可随时进行比较。三、边坡监测的图件与分析(一)边坡监测的图件(1)测线剖面图。图上应表示出滑坡前后的边界外形、各台阶标高、地物、岩层、地质构造界线、各观测点及其移动量。如果滑动方向与观测线方向相差较大,应另绘滑动方向剖面图。剖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变形值比例尺采用1:20~1:50。(2)滑坡区平面图。图上应表示出滑坡前后台阶或地形及其高程、地物、滑体边界、裂缝、观测线等,绘出各观测点的

6、移动向量。平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移动向量比例尺采用1:20~1:50。(3)个别具有代表性的测点,需另绘位移或移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二)滑落面及其确定方法平面滑面示意图倾斜破坏示意图1一移动向量;2一节理面1一移动向量;2一岩层面圆弧形滑面示意图四、边坡滑坡预报(一)滑坡地点的预报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石力学性质及边坡构成要素等,对露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将整个矿区划分为稳定区、比较稳定区、滑动区,极易滑动区等类型,从而对滑坡地点进行预报。根据滑坡地点的预报可以确定边坡监测

7、的重点区域。(二)滑体形态和规模的预报可根据滑体滑落面的形状,作滑体形态及规模的计算和预报。(三)滑体发生时间的预报在滑体开始滑动后才能进行。滑体从早期征兆出现到滑落完成,都经过初始期、恒速滑动期和加速滑动期。而加速滑动期的出现及其发展,预示着滑落的来临,即当滑落速度突然大幅度增加时,表明滑坡即将发生。所以,滑坡的速度一时间曲线是滑坡时间预报的重要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