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

ID:51508530

大小:394.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5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_第1页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_第2页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_第3页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_第4页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无机——碳族元素通性简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3.1碳族元素的通性13.1.1原子结构及性质13.1.2元素的成键特征13.1.3自然界中的分部13.1.1原子结构及性质价层电子构型ns2np2性质碳硅锗锡铅递变规律原子共价半径/pm77113122141147↑2价离子半径/pm——7393120↑第一电离能/kJ·mol-11086786762709716↓电子亲合能/kJ·mol-1-122-120-116-121-101↓电负性2.551.902.011.962.33↓单质熔点/℃35501414937232328先降后升单质沸点/℃38253265283326021749↓非金属(准)金属金属碳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一.相似性(CPb)价层电子个数:4最高正价:+4最高价氧化物:RO2对应水化物:H2RO3、H4RO4或R(OH)4气态氢化物:RH4主要氧化态:+2、+4二.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逐渐增强2.电子亲合能↓——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电负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元素电负性减小氢化物稳定性↓思考题:为什么单质熔点的变化是从低→高→低?C、Si单质是原子晶体,键长C—C

3、性远高于金属晶体,故中间产生突变。13.1.2元素的成键特征一.C的成键特征以sp、sp2、sp3三种杂化状态与H、O、Cl、N等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如:CH4(sp3)、CO(sp)、CCl4(sp3)、HCN(sp)其中C—C、C—O、C—H键的键能依次增大,稳定性增大。因此,C、H、O三种元素形成数百万种有机化合物,其中C的氧化数从+4变到-4。②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CH4石墨金刚石二.Si的成键特征①以硅氧四面体形式存在,如:石英(SiO2)、硅酸盐矿(SiO3-)中。②Si—Si、Si—H、Si—O键的键能依次增加。其中键能Si—Si

4、(原子半径、电负性)因此Si、H、O虽然也可形成类似于C、H、O的有机物,但数量有限。[SiO4]四个O与其他四个[SiO4]相连SiO2三.Sn、Pb的成键特征①以+2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SnCl2、SnO、PbO、Pb(NO3)2②以+4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少数离子型化合物中,如SnCl4、PbO2、SnO2等。探究:为什么+4氧化态的铅具有更强的氧化性?答:Pb核外电子填充顺序6s2→4f14→5d10→6p2,失电子顺序6p2→6s2由于4f电子屏蔽作用较小,而6s电子的钻穿作用较大,因此6s2电子不易失去,故+4氧化态的铅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性。这种效

5、应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13.1.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C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7%,空气中0.03%CO2主要有12C、13C、14C三种同位素(以前两种为主)自然界中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动植物等有机物存在。无机矿藏:石灰石/大理石(CaCO3)、白云石(CaCO3·MgCO3)、菱镁矿(MgCO3)等Si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2%(仅次于氧)主要以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泥沙中自然界中存在石英矿(SiO2)其单质是良好半导体材料Ge、Sn、Pb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0005%、0.0002%、0.0013%主要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如:硫银锗(4

6、Ag2S·GeS2)、锡石矿(SnO2)、方铅矿(PbS)等无烟煤煤灰中Ge含量达4%~7.5%,所以无烟煤煤灰是Ge的重要来源。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