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

ID:51511674

大小:604.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_第1页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_第2页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_第3页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_第4页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卷(Volume)35,期(Number)3,总(SUM)130页(Pages)421—428,2011,8(August,201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汤朝阳,吴健辉,王国强,赵武强,王建雄(1.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23;2.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荆州434000)摘要:通过区域对比,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岩性、颜色、层型、颗粒类型)、沉积旋回垂向序列、地质体几何形态、层内和层面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化、生物类型及其组合、自生矿物和地球化学等相标志,将羌塘盆地中

2、部甲丕拉组沉积相划分为大陆相区的洪积相、河流相,过渡相区的三角洲相和海洋相区的潮坪相、局限海台地相、沿岸沙坝相、火山喷发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等9种类型,由沉积相组合总结了沉积相分布模式;在局限海台地相中发现了,QMem0c“Dmeg口z0donsp.和Neomegalodoncf.ampezzanus(Hoernes)化石及石膏矿点,石膏岩薄片中常见有重晶石和土状萤石等伴生,暗示该组局限台地相中有寻找沉积型重晶石、天青石、萤石和钾盐等矿产的潜力;同时由生物和沉积特征推断当时为半封闭较局限的干燥炎热浅水环境;该资料为区内及邻区认识与对比印支运动阶段“构造域”的转换提供了重要信息。关

3、键词:沉积相;石膏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羌塘中图分类号:P512.2;P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1)03.0421—0080引言uomegalodonorienttusYao,ShaetZhang(gen.),同时在该组局限海台地相中也发现了如雅若百玛和西号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恰赛索这样的中一大型沉积型石膏矿,因此对该组沉世界上目前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以其强烈的构造隆积演化序列的研究将有助于地壳演化、古生物古生态升、独特的地质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对周边乃至和矿产资源方面的研究。笔者以相关项目为基础,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而

4、备受中外科学界的瞩目。研究区内甲丕拉组沉积特征、生物组合面貌和构造的2000~2006年,笔者有幸参加了1:25万赤布张错沉积学响应进行了分析,衷心期望它们能为最终揭示幅、直根尕卡幅、曲麻莱幅区域地质调查、长江源区中国西部三叠纪地质演化问题发挥一些作用。晚三叠世伟齿蛤化石的分类、演化及古生态和“中国西部三叠系关键地质问题集成研究”等项目,收1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层研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概况羌塘盆地内晚三叠世结扎群甲丕拉组出露于青南、藏北、藏东地区,其底部具磨拉石性质的砾岩普遍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北邻拉竹龙一金沙江缝合与下伏二叠纪或早、中三叠世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具带,中部为北羌塘

5、地块,南部为龙木错一双湖缝合带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区域可比性;姚华舟等(黄继钧,2000),其构造演化受古特提斯、中特提斯(2003)在该组中发现了伟齿蛤化石新属——puemoc—和新特提斯不同构造阶段的构造动力学体制制约,收稿日期:2010—07—26;改回日期:2010—11—22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06)和上扬子铅锌矿床与岩相古地理关系研究项目(1212011121100)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汤朝阳(1969一),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地层学研究。Email:achun168168@yaho0.eom.cn422斟挝第35卷历经了洋陆

6、转换、盆山转换、陆内调整及高原隆升等地层穿时、相变之结果。阶段的地质构造作用(王进军等,2010),造就了现今构造格局及地质地貌景观。2甲丕拉组岩石地层特征及区域甲丕拉组由四川省第三区域地质测量队1974对比年在西藏昌都城东甲丕拉山测制普果弄剖面(图1中7,E97。25,N31。10)时所创,含义为超覆于妥坝青海省治多县玛日几真剖面(图2)以中部大套组页岩、粉砂岩地层和夏牙村组之上的一套红色碎火山岩出现与消失作为段的顶、底划分标志,可分为屑岩地层体,局部夹安山岩、灰岩等,含菊石Protra.3段:(1)下段:下伏地层为中二叠统九十道班组,两chycermsp.,Trachyce

7、rmsp.,珊瑚Margarosmilites者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为灰色块状粗砾岩,向上confluens,双壳Schafhacutliacf.astartiformis紫红色中层状一块状含砾岩屑细砂岩夹紫红色页片(Mtinster)等,时代为晚三叠世,顶界与波里拉组灰状粉砂质泥岩,砾石成分主要来自下伏地层,以灰岩岩地层呈整合接触;该组向北延伸至唐古拉山地区,为主,另有少量硅质岩和火山岩成分,砾石分选差,经研究,指定青海玉树县上拉秀东茅陇剖面(图1磨圆差,呈次棱角状,大小混杂,矿物成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