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

ID:51513469

大小:177.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_第1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_第2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_第3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_第4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协调策略——以宜昌市城中村为例[摘要]近年来,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导致大量农村被城市包围,城中村大量涌现。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特殊群体的“城中村”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阻碍城市未来发展的城中村改造首当其冲。本文以城乡规划为切入点,以宜昌市典型城中村为研究对象,重点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探析城乡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作用。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新农村城中村城乡规划协调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

2、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2000年以后,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得出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6%,到2009年则高达47%,而根据联合国的估测,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宜昌全区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3、180.6公里。城市呈纵向发展的态势,这意味着城市化的过程中将“吞并”具有不同地域位置的村落,而这一发展中包含的自然因素势必制约其融入城市的步伐。而在城中村改造中,来自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各方利益的博弈以及各村经济未来发展要求等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城中村的改造,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而规划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手段,在宏观上,统筹协调各制约因素,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促进城中村的改造,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1.自然因素的协调1.1与地理位置的协调城中村的发展模式,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如何控制好这个

4、结合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域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在于通过村中现有的工业,比较有利的地理优势和招商引资等来加快村内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局部区域的社会进步。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与村所处区位有重要关系。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相应的制约因素自然不同,这就要求在编制规划之前,首先要分析规划地块所处区位,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在规划时予以具体分析。比如宜昌市茶庵村依托于三峡大学,集聚了大量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而其规划与地理位置的协调具有借鉴意义。茶庵村作为邻近大学的城中村,为高校提供了必要的商业服务和大量的

5、租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该村既面临着城中村所有的共性问题,同时也面临自身的特殊问题。地理位置虽对规划改造有一定限制,其特殊条件也可成为得天独厚的优势,规划与地理位置做好协调,不仅有利于当地的产业发展,也有利于降低城中村的改造难度。1.2与地形的协调规划应利用地形,因地制宜,不同地形的规划措施是不同的。规划与地形的结合点在于考虑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1)利用地形,将各种不同性质的建筑设施结合相应的地形布置,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将设计要素与地形的有利因素有机结合,可减少挖方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改造成本。2

6、)结合地形,分区规划。对于平坦的区域,可以安排大量的工业用地和平地需求较大的设施。另外,对于有一定坡度的区域,可以用来创造出有高差,有起伏的房屋建设形式或对地形有特殊需求的设施。3)挖掘地形的美学价值。利用天然的地形、森林、水面等美学因素。复杂地形虽不利于规划,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高差较大的山地或丘陵地形却有利于规划的竖向设计与环境相结合。规划改造时景观设计可结合特殊的地质情况,设计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将地方历史文化充分体现在城中改造中。宜昌市地形地貌多样分布,“因地制宜”的改造方式是城中村改造的必然取向。1.3局部气候的调节

7、在城中村规划改造前,深入调查城中村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城中村所在城市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其与城中村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城中村规划改造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同时有助于地域生态的平衡与环境保护。所以,规划改造城中村时,在气候因素方面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利用气候能源目前,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等普遍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使用时会造成污染,这是能源利用上的两大危机。气候能源中的太阳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资源,又不会产生污染问题,若充分利用,对解决上述两个危机颇有益处。规划改造时可以根

8、据实测资料,计算城中村所在城市的太阳辐射和风能资源,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合理地规划改造城中村。(2)防御气象灾害强风、暴雨、干旱、久雨等都属于气象灾害,进行规划改造时,必须十分重视这些灾害的防御,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轻受害程度。同时,在考虑这些灾害防御的时候,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