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

ID:51513830

大小:1.74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6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_第1页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_第2页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_第3页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_第4页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卷(Volume)35,期(Number)4,总(SUM)l31页(Pages)603~611,2011,11(November,201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周灵洁,张正伟,程远,沈能平,张中山,游富华(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16)摘要:根据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2、的需要,在西昆仑北部地区的典型矿区——铁克里克一卡兰古铅锌铜矿带采集地表蚀变岩石样品,应用短红外矿物分析技术对其矿物组合进行波谱分析,以ASTER和ETM数据为基础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同时通过图像增强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得到研究区1:100000的遥感异常图。从已知矿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看出,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不但受地层层位的明显控制,构造控矿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结合矿化蚀变强烈程度、地层层位和该区赋矿层位吻合情况、构造活动强烈程度等综合情况,圈定出一级成矿预测区3个,二级成矿预

3、测区4个。关键词:遥感;矿化蚀变;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西昆仑中图分类号:P627;P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1)04—0603-009西昆仑北部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南边缘,认为是沉积一改造型的构造控矿(张正伟等,地处高寒缺氧区,地形切割十分强烈,植被覆盖稀2009)。到底构造运动对成矿作用具有怎样的影少,环境恶劣,野外地质工作难度较大。该地区山响,通过传统的矿床地质勘探方法,很难从宏观上把前地带铅锌矿化遍布,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握构造运动与成矿规律的关系。而遥感图像可以提带。长

4、期以来,许多地质工作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供新的视野,对矿点的分布及其与断裂构造的相互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联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为成矿预测提供快物质来源和成矿系统的建立(祝新友等,2000;匡速准确的技术指导。文龙等,2002a,2002b;匡文龙和刘文伟,2006;印由于西昆仑地区植被覆盖程度很低,前人已对建平等,2003;周志坚等,2004)、区域地质历史和西昆仑其它地区,如恰尔隆、大同一带(赵玲等,构造运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姜耀辉等,2001;董2008;朱余银,2009)、塔什库

5、尔干地区(王晓鹏等,永观等,2003;张正伟等,2009)、矿床地球化学研2002;王彪等,2011)等应用遥感找矿进行了尝试,究(祝新友等,1999;王书来等,2001,2002;杨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从遥感数据的选用和图像处荣等,2009;沈能平等,2010)等方面。然而,对西理的程度上看,前人工作还不够深入。本文选择西昆仑铅锌铜矿带的成矿类型,还具有争议。有观点昆仑北部地区——铁克里克一卡兰古铅锌铜矿带为认为是MVT型(王书来等,2001;匡文龙等,研究区(图1),以ETM和分辨率较高的ASTER两200

6、2a,2002b;匡文龙和刘文伟,2006),也有观点种数据为基础,利用已知矿区的地表氧化帽——收稿日期:2010—09—28;改回日期:201l~06—21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304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0903021)、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第一作者简介:周灵洁(1986一),女,硕士研究生,矿床地球化学专业方向。Email:evelynzlj@163.COl/1通讯作者:张正伟,Email:zhangzhengw@hotmail.corn第4期周灵洁等:西昆仑北部地

7、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年6月、1999年9月的LandsatETM多光谱两景图量后期风化蚀变形成的黏土矿物。像(空问分辨率为30m),以及对应研究区的AS.本次波谱测试所用的光谱区间为红外区,最实TERLevel1B在2001年5月接收的两景图像(空间用的是短波红外区(ShortWavelengthInfrared),主要分辨率为15in)。下面分别介绍蚀变矿物的波谱测观测的是含水或含羟基的矿物以及某些硫酸盐和碳试以及ASTER和ETM数据的处理过程。酸盐类(杨凯,2001)。样品测试使用便携

8、式短波2.1地表蚀变岩石的波谱特征测试与分析红外矿物分析仪(PortableInfraredMineralAnalyser,蚀变矿物构成的蚀变岩石与周围岩石的反射光简称PIMA),其波谱分辩率为7~10nm;波谱取样谱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赵同阳等,2009),由蚀变矿物间距为2nm。测试过程中,对样品的各表面均进行引起的光谱异常不会因为其它矿物的混入而改变(张了测试,每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