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

ID:51515202

大小:353.8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5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_第1页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_第2页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_第3页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_第4页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读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十三读褶皱断层区地质图学会从地质图上分析褶皱和断裂的形态、组合特征、形成时代一、目的要求(一)读褶皱区地质图根据地层对称情况、新老关系及产状分辨背斜、向斜,褶皱的平面、剖面形态和组合特征1、倒转翼的确定1)主要根据地层产状;2)倾伏端地层层序、产状正常(图a),倒转翼岩层从翼部向倾伏端,倾角变陡,露头宽度变大(图从C到A)2、轴面大致产状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同—轴面直立倾向,倾角基本相同—轴面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等斜褶皱)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倒转,轴面倾向与倾角小的一翼产状一致,倾角大于缓翼,小于陡翼(平卧和等斜褶皱除外)3、枢纽大致产状、轴迹位置同一

2、岩层走向不平行,呈“V”相交或弧形转折,背斜:“V”形尖端或弧形凸向为枢纽倾伏向,向斜:相反;各层界线转折端点连线为轴迹。轴面直立、地形平坦、两翼倾角变化不大,地层界线平行延伸—枢纽水平4、转折端形态地形平缓,轴面直立或陡倾斜的倾伏褶皱,褶皱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形态,大致反映褶皱在剖面上的转折端形态。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位置(地理位置和所在构造部位)、延伸情况、核部位置及组成地层、产状、转折端形态、轴面、枢纽产状、次级褶皱分布及特征、断层及侵入岩体5、形态描述6、形成年代:根据不整合确定,褶皱形成于T33之后,K1之前。(二)断层区地质图1、区内地质特征

3、地层层序、分布、产状、不整合、褶皱形态、断层发育情况2、断层性质断层面产状:“V”字形分布特征求产状(实验一)两盘位移及断层性质:如:切过褶皱断层,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为上升盘,平移断层核部宽度基本不变3、断距地测定①铅直地层断距:层面某高程走向线延长过断层与另一盘同层面相交,交点标高与走向线标高差(800-700=100米)②水平断距:两盘同一层面等高的走向线间的垂直距离,FA=1cm,比例换算=500米 ③地层断距:ho=hgcosα或h=hfsinα(hg铅直断距hf水平断距)4、断层时代确定角度不整合:被错最新地层之后,未被错上覆最老新地层

4、之前被切割的岩体时代5、描述名称、位置、延伸方向、主要通过地点、长度、断层面产状、出露地层、重复缺失、相对位移、断距、形成时代、与其他构造的关系作业P242第一题求:1、断层产状2、断层性质3、不整合面之下断距(铅直和水平)4、不整合面之上断距(铅直和水平)5、断层活动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