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doc

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doc

ID:51516535

大小:6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doc_第1页
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攀钢少渣炼钢条件下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攀钢半钢炼钢在铁水炉外脱硫,转炉使用活性石灰造渣条件下所出现的新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复合造渣工艺试验,缩短初期渣形成吋间,保证了过程冶炼顺行,优化了生产组织。降低了相关造淹材料消耗,改善了钢渣理化性能,为规范造渣工艺创造了条件。关键词转炉少渣炼钢造渣制度复合造渣工艺TECHNOLOGYWITHSTUDYOFCOMPOUNDSLAGGINGMATERIALONABSTRACTAtPanggang,thetechnologyWithcompoundslagmaterialhasbeenadoptedinsteelmakingprocesstosol

2、uenewproblemsacompaniedwithdesulphurizationofhotmetalandusingactivelime.Theresultsshowthatthetimeofslag-formingcanbeshorted,theprocessofblowingissmoothly;theproductionoragainzationisoptimized,theconsumptionofslaggingmaterialisdecreased,thephysicalandthemicalpropertyofslagisimproved.Ttcreatesthecond

3、itiontostandardslaggingtechnology.KEYWORDSConverter,slaglesssteelmaking,slagadjustment,technologywithcompoundslaggingmaterial1刖吞攀钢入炉铁水(半钢)碳、硅、猛元素含量低、温度低及硫含量高是1993年以前长期存在的问题。造渣时普通石灰、高含量Si02造渣材料的使用对前期成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攀钢的技术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川,使转炉炼钢的造渣技术不断进步,有效地保证了转炉炼钢操作的顺行。随着铁水炉外脱硫能力的增大、活性石灰的使用,转炉冶炼又出现了新的

4、特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渣量减少;2)话性石灰较普通石灰熔解速度快,前期冶炼的炉渣碱度偏高,前期成渣时讪晚、过程冶炼炉渣返干和终点钢渣理化性能差;3)造渣辅助材料种类多,缺少足够的高位料仓来满足生产优化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复合造渣剂,以保证炼钢生产的顺利进行。2复合造渣剂成分的确定2.1复合造渣剂研制的要求为了适应活性石灰熔解速度快的特点,保证初期渣的碱度及过程冶炼顺行,对新开发的复合造渣剂的具体要求如下:1)为保证冶炼前期炉渣碱度,复合造渣剂必须先于活性石灰熔化,因此复合造渣剂必须熔点低、熔速快,其熔点应低于入炉铁水温度。2)为保证过程冶炼顺行及冶金效果,复合造渣剂必须保证炼

5、钢所需要的钢渣成分,同吋不影响终点钢渣理化性能性1。3)根据FI前炼钢对钢质量的要求,结合攀钢终点钢渣成分的实际情况,复合造渣剂屮的磷、硫含量应尽量低。4)采用复合造渣剂后,必须大幅度降低(或取消)萤石用量。5)为了不增加炼钢成本,复合造渣剂的成本不能过高。因此使用廉价、来源广泛的材料为宜。废物利用更好。6)复合造渣剂使用后,必须减少造渣材料的种类,以缓解生产组织的困难。7)为保证加料顺利,复合造渣剂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度和强度。2.2复合造渣剂理化性能的确定根据上述要求,首先配制的复合造渣剂理化性能如表1所示。表1复合造渣剂的成分及熔点、熔速该配方经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造渣剂冶炼是可

6、行的。其存在的问题有:1)终点钢渣碱度偏高:2)终点钢渣熔点低:3)脱硫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冋题,实验室重新研制J配方,结果见表2。表2复合造渣剂的成分及熔点、熔速由表2可知,本次复合造渣剂的配制,增加了S102,含量,减少了Alz03,不使用CH,同时可使复合造渣剂屮P、s含量控制在0.1%以下。但该配方的熔点、熔速较高。采用表2的成分经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造渣剂达到了预想FI标,能满足炼钢的要求。但仍存在如下问题:1)初期渣形成吋间较探索性试验有所延长:2)复合造渣剂消耗量过大,成本增加。由上所述,复合造渣剂如表2的成分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如进行适半调整,使用效果会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