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

ID:51516982

大小:491.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_第1页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_第2页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_第3页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_第4页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8期1502010年8月农业T程学报TransactionsoftheCSAE、,01.26NO.8Aug.2010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孔凡磊,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阜※,张海林,黄光辉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霞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摘要: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

2、年免耕后进行士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旋耕显著降低0~10cm土壤体积质量,翻耕则降低O~20cm体积质量:随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逐渐降低。翻耕、旋耕均显著增加了0~10cm土壤总孔隙,同时翻耕显著增加了10~20cm土壤总孔隙;翻耕、旋耕显著提高了5~10cm毛管孔隙。O~10cm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10~20、20~30cm土层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且10~20cm翻耕5%水平上显著高r免耕:饱和导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

3、著线性负相关。翻耕、旋耕有效穗数与免耕相比分别提高了24.1%、22_3%:冬小麦的实际产量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分别比免耕增产11.8%、16.9%。总之,长期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有利j:改善n十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关键词:土壤,物理性状,导水率,轮耕,产量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8.026中图分类号:$341.1,S5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一08—0150—06孔凡磊,陈阜,张海林,等.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

4、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150一155.KongFanlei,ChenFu,ZhangHailin,eta1.Effectsofrotmionaltillageonsoilphysicalpropertiesandwinterwheatyield[J].TransactionsoftheCSAE,2010,26(8):150—15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00引言土壤耕作的目的足建立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蓄水保墒,促进作物增产。国内外

5、在耕作措施的保土、培肥、节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I:作【l剖,但长期单一土壤耕作均会产生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如长期翻耕土壤失墒大,形成犁底层,影响十壤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长期采用少、免耕技术,会对土壤特别是耕层土壤理化性状产生不良的影响,如表层土壤体积质量增加、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结构性差、产量降低等问题,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剖7。111。土壤轮耕(rotationaltillage)技术正是通过合理配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措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减少长期单一耕作缺点具有重

6、要的作用,研究建立合理的轮耕模式和周期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土壤轮耕的研究,国外多结合轮作系统进行的,国内相关的轮耕研究较少,仅局限于稻麦两熟和南方稻田地区[12-13】。由于轮耕要求试验周期比较长、难度较大,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选择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长期免耕田开展轮耕土壤物理效收稿日期:2009·ll-24修订日期:2010-07-28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日(2006BADl5801,2007BAD8980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作者简介:孔凡磊,男,

7、山东济宁人,博士生。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100193。Email:kflstar@163.com※通信作者:陈阜(19“一),男,山西人,博士,教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100193。Email:chenfu@cau.edu.cn应及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建立合理轮耕模式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试验地位于河北省栾城县南宫村,该地区年均降雨量480.7mm,年日照时数2544h,年均气温12.5℃,降雨季节分配不均,60%以上的降水集中存7、8月份,属暖温带半湿润

8、区,是太行山前平原典犁的小麦玉米两熟区。试验田连续5a进行伞年免耕播种小麦玉米的耕作制度,供试土壤为褐土类灰黄土种,质地为轻壤土,耕层土壤平均体积质量为1.39g/cm3。耕作处理前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12.4g/1(g,全氮0.65g瓜g,速效钾84.2mg/kg,速效磷44.6m∥kg。1.2试验设计选择小麦.玉米连续5a进行周年免耕的试验田,在冬小麦播种前分别进行免耕、旋耕和翻耕3种耕作措施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