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

ID:51519530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_第1页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_第2页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_第3页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体育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完整而具体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并用其指导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技术教学,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效果差异,以期完善互动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关键词:体育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性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湖北民族学院08级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并随机确定一班为实验班,另一班为对照班,两班人数均等,各14名学生。(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及国内外大量书籍,从中归纳、整理出有关互动教学的基本原理,及与体育教学

2、结合的切入点。2•专家访谈法:为了解目前体育教学改革情况及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技术教学现状,就教学实验设计、实验对象选取,向湖北民族学院相关专家及教师做了访谈。3.问卷调查法:问卷回收28份,回收率100%,获得了学生情况及其对互动教学模式态度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4.教学实验法:据2009年《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及专家的建议,确定实验课时为58学时,内容为:学生的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后场正反手击打高远球及其步法、后场正反手吊球技术及其步法、后场正反手杀球技术、正反手搓球技术及其步

3、法、正反手勾球技术及其步法、中场击球技术、单打基本战术以及多球训练;实验后测试内容为:学生的正手发高远球、接发球、后场正手击打高远球、正手搓球四项技术。实验前,对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进行调查,经卡方检验,p值均大于0.05,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差异不显著。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学习下一技术图1互动教学模式基本部分教学设计5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1.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技能掌握的影响表1实验后两班学生技术达标平均成绩对比表组别人数技术正手发高远球接发球

4、后场正手击打高远球正手搓球实验班147.14±1.1677.57±0.7566.86±0.8426.36±0.819对照班147.71±0.9947.71±0.9147.14±0.7706.89土0.789t❷1.394❷0.451❷0.937❷1.763p❷0.05❷0.05❷0.05❷0.05由表1知,实验后两班学生四项技术达标的测试成绩经t检验后,P值均大于0.05,两班学生的达标平均成绩差异不显著。表2实验后两班学生技术技评对比表组别人数技术正手发高远球接发球后场正手击打高远球正手搓球实验班142.171±0.16842.1

5、43±0.19501.843+0.21381.829+0.2164对照班142.129±0.13262.057±0.19501.757±0.16511.757±0.1828t0.7481.1631.1870.944p❷0.05❷0.05❷0.05❷0.05由表2知:实验后两班学生四项技术的技评测试成绩经t检验后,P值均大于0.5,两班学生的技评成绩无显著差异。2.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表3实验后两班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对比表分组人数均数标准差tp实验班144.2140.4694.202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