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诗词鉴赏.doc

范成大诗词鉴赏.doc

ID:51531000

大小:19.2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12

范成大诗词鉴赏.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范成大诗词鉴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歌赏析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山中居士。其诗风格轻巧,好用僻典、佛典。以下就其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中三首诗词进行赏析。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此首为“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一绝。作者以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笔墨勾画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首先,一、二句便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春临大地的轮廓。地貌中,“土膏欲动”,指的是土地的解冻,这说明了地气开始回苏。而“欲动”二字,可联系一词“摇摇欲坠”来感受,同是一个“欲”字,都给人一种明晃眼前的感觉,这就将静态的显影凸现成了动态的观觉,春光沐浴下,

2、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像伸了个懒腰似的便将寒气暖化。而“雨频催”则落墨于气候,春雨潇潇,打破了冬日干燥的包裹,春日的足迹更近了。甘霖频落,仿佛在催促人们及时春耕。上至天下至地,无不荡漾着初春的气息。第一句将生机蓬勃的春天呈现在读者眼前,接下来浓墨洒向“万草千花”,万物复苏,草长花开,一切都是稚嫩新鲜的,让人不自觉会把冬日枯秃和遍地花草的景象相对比,更突显出春日的足印。“一饷”,即一晌,指片刻间。五彩芬芳的花草毫不保留地将美丽的笑靥绽放,片刻间便将原本萧条的田野、山坡装饰地妖娆多姿,是何等炫目壮观!而“万”“千”的形容,更形象地展现出春天拂袖之广,春天轻轻一甩

3、绿袖,便染色了万草千花。而“一饷”,更是夸大了春天踏迹之疾。其次,三、四句以鲜明多姿的色调渲染了春色入景的画面。第三句镜头便从远景切换成近景,从勾画春光轮廓转为突现屋后一角的春色。“舍后荒畦犹绿秀”,仅“荒畦”一词,便可明原本的荒芜寂寥。现今连“荒畦”也染成一片秀美的翠绿,那么,偌大的平原上,是如何的姹紫嫣红呢?从一个点上着笔刻画,那么由点成面的景象无须雕琢也显而易见了,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联想空间。末句特写“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一镜头,视野缩小但春境张大。前面大如天地,小如花草,都成为传播无边春色的媒介,但终属于泛写,作者选取了一支由邻家穿墙而来的

4、竹笋作为特写的对象,弥补了泛写下的空洞。春雨过后,破土而出的竹笋数以万计,但万中挑一的这支笋,破土而出之后又穿墙而过,对于它的描写,更充分显示了春天赋予它的蓬勃生命力。让人不禁联想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之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此诗为描写初夏农村生活的场景。诗人用清新自然的笔调细腻地描写了农村初夏自然景色和劳动生活,给人以妙趣横生之感。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展现出了一幅初夏男耕女织的图景,同时,“昼、夜”两字反映出农村劳动节奏的紧张,给人一种生活重复枯燥的压抑感,从侧面体现出作者对低下层人民同情,小农经济下,

5、吃穿用都靠自己生产,还要受到官府、地主的剥削。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表现出村里的少男少女都不得闲,本应童趣无忧的孩童却以另一种方式投入了生产。第三、四句承上“各当家”,讲解了孩童们如何当家,“未解”指不会做,试想一下,如果知道怎么做,是不是他们也都会变成耕田、绩麻的一员了?农村孩子自小耳濡目染农活,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学着大人在桑树下学种瓜了,未解之孩尚且如此,那么担负着劳动重任的大人们该有多么忙碌?童孙种瓜看似平常,实为点睛之笔,孩童劳动的描绘,深刻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并呈现了一幅热爱劳动的景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