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

ID:51531390

大小:36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22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_第1页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_第2页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_第3页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_第4页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胡兴福12-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12.1地震基本知识第二讲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概念设计;2.掌握建筑抗震设防的烈度、分类和标准。震级与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难点重点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的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的目标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水平和震害经验,在抗震设防目标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设计规范中所体现的准则如下。基本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美国、日本、秘鲁、希腊1.4基本烈度

2、与地震区划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地震区划:依据地质构造资料历史地震规律强震观测资料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给出每一地区在未来一定时限内关于某一烈度(或地震动加速度值)的超越概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基本烈度所覆盖的区域地震区划已经可以给出地震动参数的区划结果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5.多遇烈度6.罕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

3、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4.设防烈度二、地震烈度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地震烈度表3.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三水准设防要求“小震不坏,设防烈度(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三水准、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规范规定了主要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城镇的设计地震分组——反映震源远近的影响;我国采取6度起设防的方针,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0﹪。三水准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

4、继续使用。多遇地震,按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用弹性反应谱求地震作用,按强度要求进行截面设计。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允许结构部分达到或超过屈服极限,或者结构的部分构件发生裂缝,本水准的设防要求主要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实现。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罕遇地震,应该按防止倒塌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对脆性结构,主要从抗震措施上来考虑加强;对延性结构,特别是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要进行弹塑

5、性变形验算,使之不超过容许的变形限值。简化的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目前一般认为,良好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助于实现第二水准。——保证了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保证结构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对于不同用途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应根据其破坏后果加以区别对待。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为四类: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6、生灾害的建筑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其确定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一般建筑,包括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丁类建筑:次要建筑,包括一般的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建筑物等甲类建筑:乙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

7、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求较小的乙类建筑,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地震作用: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要求(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再降低)抗震设防标准:3.设防分类(1)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四类:甲类建筑—

8、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剧毒气体的扩散或引起爆炸等)和经济上重大损失的建筑;政治上重大损失的建筑;政治上有特殊要求的或其它特别重要的建筑等。乙类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