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ID:515393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21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_第1页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_第2页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_第3页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_第4页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绿色环保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绿色环保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绿色环保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包括5个独立的策略,其中以高效能源管理系统为核心,同时包括针对暖通空调系统与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手段、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手段,同时强调了非技术层面的意识提升与行为转变的作用,以及碳抵偿措施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意识提升,碳抵偿措施  0引言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2、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单独列作一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等约束性目标。推之于建筑领域,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在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商业建筑、民用住宅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之相关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都将显著增加,除非能有一个大改变以遏制此趋势,否则将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  1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设计标准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节能立法与标准逐渐在完善,现行的主要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通过,20

3、07年10月28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3)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7)《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05年7月,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实施,要求所有的新建、改建类公共和商业建筑,与20世纪80年代的同类建筑的能耗基准相比,必须达到50%的能耗减少量。2008年3月,中华人

4、民共和国建设部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同年10月1日,与建筑能源使用相关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开始实施,但条目为概括形式。  2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发展  可持续建筑没有统一的定义,环保、生态、节能、绿色、生物和气候适应性建筑,都被认为是可持续建筑的实现途径。所有可持续建筑的实现途径都关注两大方面:一即“建筑设计需从根本上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即“需减少建筑运行过程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性”。  3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为了实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目标,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建筑发展战略呼之欲出。此种战略并不仅仅聚焦于技术层面,同时强调了高效能

5、源管理和行为转变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作用,而这两点通常在中国的建筑行业被忽略。在国家法律、条例和标准之外,可采用5个独立的策略,以实现建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3.1高效能源管理系统  高效能源管理系统是整个低碳设计战略的核心,应该包括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技术层面涉及能源管理网络、能源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非技术层面需要解决能源管理与建筑用户之间的关系。使用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有效监管建筑运行过程,对节能设备安装的推动,建筑用户意识的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都有积极的影响。  3.1.1能源管理网络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由一系列的技术组成。从相对简单呆板的闭环控制,到专

6、门为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设计的复杂数据检测、储存和交换系统等。比如CISCO研发的新兴智能互联建筑解决方案CiscoNetworkBuildingMediator系列,可以对所有耗能设备分配IP地址,通过一个中央系统远程遥控供热、通风和制冷系统(HVAC)、照明系统、供电系统、安保系统等,将整幢建筑连接成一个智能网络[3]。通过将能源测量装置、温度和照明传感器与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相连,即时监测能耗信息,并利用自动纠错软件修正误操作。  3.1.2能源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单纯依赖于国家统一安装的电表读数是不够的,因为普通电表并不记录测量日期和测量时间点,仅为估计读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完备的

7、能源计量系统,进行实际能耗的定期记录。记录时,所有能耗数据需固定在同一个标准的读数时间,即为同一周、同一天的相同时刻。根据收集的能源数据,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如果建筑内部有良好的控制系统,建筑的供热、制冷系统能耗应与外部环境温度成比例。比如在供热日内,随着外部温度升高,能耗应下降。如果供暖、制冷控制到位,则数据应分布在能耗趋势线附近;若数据离散,则说明控制差;若能耗偏离趋势基线很多,说明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如果将能源数据的使用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