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

ID:51551779

大小:1.6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13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_第1页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_第2页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_第3页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_第4页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共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2、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过程中存在T-A的配对方式B.基因与性状

3、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RNA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2.关于生物变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C.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3.将一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在恒定且适宜温度下,依次经过如下处理:①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②持续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③维持光照,并添加溶液。测得装置内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4、的是A.AB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B.B点开始进行光照处理C.BD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D.CD段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浓度4.用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I、MII)。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MI前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B.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C.有丝分裂中期与MII中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后期与MII后期

5、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调节点与动物激素完全一致B.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乙烯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7.伞形酮可由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说

6、法错误的是A.雷琐苯乙酮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1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NaOHC.伞形酮难溶于水D.雷琐苯乙酮和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8.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①装置蒸发饱和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B.利用装置②制各并收集乙烯C.用装置③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D.用装置④制取无水MgC12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水中溶解5.85gNaCl所形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0.lmol·L一1B.46gNO2和N2O4混合

7、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澳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D.3.4gNH3中含N一H键数目为0.2NA10.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可绘制电导率曲线图,下图为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mL0.lmol/L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判断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B.该过程中,a点所示溶液的导电性最强C.c点电导率最小是因为此时溶液中导电微粒数目最少D.d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l一)+c(OH一)=c(H+)+c(Na+)11.用Pt极电解含有Ag+、C

8、u2+和X3+各0.1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回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A.Ag+>X3+>Cu2+>H+>X2+B.Ag+>Cu2+>X3+>H+>X2+C.Cu2+>X3十>Ag十>X2+>H+D.Cu2+>Ag+>X3+>H+>X2+12.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