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

ID:51557208

大小:39.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3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1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4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区域的主要特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具有二、区域空间结构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2.乡村地域地域范围产业活动以为主城市地域地域范围产业活动以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呈现状;交通运输线路呈现状城市和工业状;城市群和工业区状三、区域产业结构1.产

2、业结构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2.产业结构的差异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产业分布特点产业结构特点对外经济联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区域发展阶段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1常用指标:、、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3.总区域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三次产业比重经济发展水平区内经济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区内发展状态五、区域发展差异(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西部:川

3、、渝、黔、滇、藏、陕、宁、甘、青、新等10个。中部: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科技、教育和文化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状况(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南方与北方通常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以_为分界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4)西部大开发目的:西部地区:西部经济地带的10个省(区、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和东部地带

4、的。意义(1)。(2)(3)(4)六、区域经济联系和,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一)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把、、、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线路西线中线东线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二)西气东输主体工程:输送至影响:(1)(2)(3)(4)(三)西电东送含义: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5、。原因:1.资源分布的不平衡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义:会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三、产业转移(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原因:(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原因:(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原因:(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产业地域分布: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的实质是。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

6、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4、治理措施: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2、湿地的功能: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②4、解决措施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下游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气候,降水丰沛,季降水较多。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为核心,对全流域河

7、道进行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3、治理经验:①②③④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和,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措施: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

8、位条件:①②③④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②③④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