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

ID:51563747

大小:38.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学校    年级    姓名一、填空题。 (24)分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 )行进的。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 ,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4、越(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透镜)。6、凸透镜能使光线( 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红)、(橙 )、(黄 )、(绿 )、(蓝 )、(靛 )、( 紫)七色光。8、凸透镜具有 (放大)、(聚光) 、(成像) 的作用。二

2、、判断题。 (12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 √)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 √)三、选择题:(18分)1、牛顿通过(1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①三棱镜 ②凹透镜 ③凸透镜 ④平面镜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2 )正确。①铅笔向上折 ②铅笔向下折 ③铅笔变细了 ④铅笔变

3、长了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B )A. 白光 B. 绿光 C. 红光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C )A、S形 B、曲线 C、直线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C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E、萤火虫四、问答题:(18分)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

4、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五、画图题。 (12分)1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本题学生自己画图进行解释2 .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六、实验题:(16分)1、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

5、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注:实验题的答案为参考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支持92中立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