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径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doc

缩径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doc

ID:51577116

大小:40.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缩径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缩径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缩径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缩径形成的原因及施工中注意事项一、缩径形成的原因1.砂砾岩钻井中,由于其滤失量大,井壁上形成一层厚的滤饼,缩小了原已形成的井眼。2.泥岩及泥页岩钻井中,由于泥岩及泥页岩吸水后膨胀,使井径缩小。3.钻井液由于受污染发生较大变化,滤失量增加,粘度、切力增加,滤饼增厚,井壁形成较厚滤饼,使井眼缩小。4.由于地层应力大,当形成井眼后,应力释放,也可缩小井径。5.钻头使用后期,外径磨小,形成一段小井眼。二、针对缩径井眼技术对策1、钻进施工中,调整好钻井液性能,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及固相含量。2、钻进施工中,要加强划眼,修整井壁。3、

2、适当提高泥浆密度,增强井壁支撑力,防止缩颈。4、一开、二开打井眼必须双泵钻进,保持大排量,做到及时有效清砂。5、缩径井眼起钻由于抽吸,极易发生拔活塞现象,因此绝不能硬提,如上提遇阻,上提力不超过5t,应采取倒划措施。6、倒划眼要低钻压低转速,上提力0.3--1t,若顶驱蹩劲大,可减少上提力,反复操作,直至划出缩径井眼,恢复正常起钻。倒划眼施工中,严防因蹩劲过大,致使顶驱刹车失灵倒转甩开钻具。7、起钻要连续灌满泥浆,并记录起出钻具体积与灌入泥浆量是否相符,严防发生抽吸,导致缩径或者把地层中油气抽吸进入井眼,以及泥浆倒抽,

3、使上部井眼因无泥浆支撑发生井塌。8、起出的旧钻头和稳定器,应检查其磨损程度,如发现外径磨小,下入新钻头时应提前划眼。9、下钻通井要简化钻具组合,如减少稳定器及钻铤数量等。10、下钻遇阻绝不可强压,遇阻不许超过50 kN,遇阻后采取划眼措施。11、正划眼低钻压低转速,钻压0.3--2t以内,以点划为好,若顶驱蹩劲大,减少钻压,防止顶驱蹩劲过大,刹车失灵造成倒转甩开钻具。12、划眼期间观察泵压和返出泥浆情况,发现泵压升高(憋泵现象)或返泥浆不正常,立即提起钻具到正常井段。13、起下钻过程中,要详细记录阻卡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