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教学设计.doc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

ID:51581999

大小:40.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欢乐颂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新集九年制学校薛丽涛【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3)初步简单了解认识口风琴.【教学重点】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教学难点】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导出新课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来听一听,仔细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思考这首作品的作曲者是谁.同学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2.引出新课《欢乐颂》。二.讲授新课1.简介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

2、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2.简介贝多芬的作品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它带有一些宗教色彩。首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而《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一次创举.三.学唱歌曲《欢乐颂》

3、老师叙述:《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那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歌曲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老师总结:热情庄严神圣。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3.教师教唱歌谱.4.解决跨小节连音,5.加入歌词,5.学生齐唱,6.要求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这首4/4拍歌曲的旋律进行以正拍进入的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xxx

4、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故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4拍的强弱是强弱次强弱。四.创作表演我们来做小指挥家。1.一位同学指挥,2.个别学生乐器伴奏。3.其他学生唱歌曲,老师吹奏口风琴伴奏 (简单介绍口风琴)口风琴是一种体积小,音准好,旋律性优的键盘式吹奏乐器。携带方便,易学易掌握,现代的口风琴是由德国的Hohner公司在1950或1960年代所发明。不过19世纪在意大利就已出现类似形式的乐器。口风琴是一种有键盘的吹奏乐器,在乐器分类上和口琴同一类,都属于自由簧的吹奏乐

5、器。口风琴上面有类似钢琴的键盘,旁边有吹嘴,可以在弹奏时吹气,因此也可视为可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的键盘长度大约是二至三个八度。口风琴由于体积小,而且轻便容易携带,在音乐教育中很受欢迎,尤其受到亚洲人的喜爱。六.小结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在音乐课上,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但他的作品却丝毫没有受到他多舛命运的影响,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6、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