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

ID:51583361

大小:4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主备人授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及时间安排一、导入(5)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二、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35)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学

2、生注意其节奏,重音。2、诵读训练3、回顾刘禹锡及其作品特点:《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秋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见刘禹锡的作品风格是什么?4、了解本诗写作背景及解题:(1)背景介绍: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2)解题。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

3、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5、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分组说话,生生互动。(2)老师作简洁的诗歌赏析介绍,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深入地理解诗歌。教师直接引入,开门见山。按要求反复诵读《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明确:首联:“巴山……置身

4、。”这首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

5、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颈联承颔联而来。“沉舟……木春。”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沉舟”和“病树”

6、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这种与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气慨、乐观的精神。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本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

7、进取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遍,试背。6、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三、布置作业(5)默写全诗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