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

ID:51583782

大小:20.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3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_第1页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_第2页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_第3页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_第4页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拣尽寒枝不肯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和他的诗词一般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于是人们提到诗,就以唐诗为尊,仿佛除此之外的诗都少了韵味。苏轼,人们提到他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北宋词人,开北宋豪放派的诗风。可是,也许我们不知道苏轼的诗也得别具一番风味。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

2、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

3、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

4、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由此可见,宋诗中亦有佳作,苏轼不仅

5、善于写词,吟诗也是一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所见的残月飞鸿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全文的基调是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有莫大的关联,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政治失意,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心境悲凉,所见

6、之景也显得凄迷萧瑟。“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作者看见在月下形影相吊的幽人,缥缈一瞬即逝的孤独的天鹅的身影。拣尽寒枝不肯栖,这正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他不愿卷入纷繁的党派之争中去,只能“寂寞沙洲冷”。或许,这首诗与我们平常所知的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苏轼略有不同,它却在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地苏轼,也会孤独,也会凄凉。当然,苏轼的诗词的主要基调还是奔放豪迈。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仍是被贬黄州所写的词,但此词与上一首相比,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貌。词的上片首句就给人以无限的时空之感,仿佛历经千年、历经沧桑之后的从容淡定。接下来寥寥数语道出作者所处的地点,所想之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的惊险奇绝的景色又令多少人赞不绝口。下片以小乔初嫁衬托公瑾当年的雄姿英发,构思精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是将周瑜镇定对敌的运筹帷幄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使整首词的气势陡然发生变化,表达了坐着看透一切的宁静超然,词的主题在瞬间变得到了提升——英雄旧业都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