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

ID:51591956

大小:282.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20-03-24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_第1页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_第2页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_第3页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_第4页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蒸发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特点及其工艺计算方法;熟悉单效真空的工艺设备的配置;了解多效蒸发流程及计算原理。本章重点和难点:7.1.1蒸发的定义7.1.2加热蒸气和二次蒸气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蒸发需要不断的供给热能。工业上采用的热源通常为水蒸气,而蒸发的物料大多是水溶液,蒸发时产生的蒸气也是水蒸气。为了易于区别,前者称为加热蒸气或生蒸气,后者称为二次蒸气。7.1概述7.1.3蒸发分类(1)按操作室压力分: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单效蒸发

2、:将二次蒸气不在利用而直接送到冷凝器冷凝以除去的蒸发操作。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的利用率,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2)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单效和多效蒸发7.1.4蒸发操作的特点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粘度等。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纯水的温度差。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损失和冷凝设备污染。5)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

3、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1)溶液的沸点升高一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较纯水高,两者之差,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稀溶液或有机溶液沸点升高值较小,无机盐溶液较大。对于同一种溶液,沸点升高值随溶液浓度及蒸发器内液柱高度而异,浓度越大,液柱越高,沸点升高值越大。7.2单效蒸发7.2.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温度差损失溶液沸点升高的计算公式:式中Δ——溶液的沸点升高,℃t——溶液的沸点,℃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5-1)(2)传热温度差损失式中Δt——传热的有效温度差,℃ΔtT——理论上的传热温度差,℃t——

4、溶液的沸点,℃T——纯水在操作沸点,℃Ts——加热蒸气的温度,℃计算公式为:Δt=Ts-tΔtT=Ts-TΔ=ΔtT-Δt(5-2)在一定操作压强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例:用476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s=150℃),蒸发室内压力为1atm,蒸发30%的NaOH溶液,沸点为t=115℃,其最大传热温度差,用ΔtT来表示:ΔtT=Ts-T=150-100=50℃有效温度差为:Δt=Ts-t=150-115=35℃则温度差损失为:Δ=ΔtT-Δt=(Ts-T)-(Ts-t)=t-T=15℃即传热温度差损失等于溶液的沸点

5、与同压下水的沸点之差。只有求得Δ,才可求得溶液的沸点t(=T+Δ)和有效传热温度差Δt(=ΔtT-Δ)。1)因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3)因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总温度差损失为:(5-3)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5-4)式中tA——溶液沸点,℃,主要与溶液的类别、浓度及操作压强有关。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在文献和手册中,可以查到常压(1atm)下某些溶液在不同浓度时的沸点数据。非常压下的溶液沸点则需计算,估算方法有

6、两种。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式中——常压下溶液的沸点升高,可由实验测定的tA值求得,℃;Δ′——操作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f——校正系数,无因次。其经验计算式为:式中T′——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温度,℃;r′——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汽化热,kJ/kg。1)(5-5)(5-6)2)杜林规则该规则认为:某溶液(或液体)在两种不同压力下两沸点之差与另一标准液体在相应压力下两沸点之差,其比值为一常数,即式中tA、tw—分别为压强pM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tA′、tw′—分别为压强pN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一定浓度下溶

7、液的沸点与相同压强下水的沸点呈直线关系,可以利用杜林线求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任一压力下的沸点。(5-7)当某压强下水的沸点tw=0时,则上式变为:式中ym——杜林线的截距,℃注意:不同浓度的杜林线是不平行的,斜率k与截距ym都是溶液质量浓度x的函数。(5-8)液层内的溶液的沸点高于液面的,液层内部沸点与表面沸点之差即为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式中pm——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Pap′——液面的压强,即二次蒸气的压强,Pal——液层深度,m简化处理:计算时以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pm及相应的沸点tAm为准,中部的压强为:(5-10)液柱静

8、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常根据平均压强pm查出纯水的相应沸点tpm,故因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Δ″=tpm-tp′(5-11)式中tpm——与平均压强pm相对应纯水的沸点,℃tp′——与二次蒸气压强p′相对应的水的沸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