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植原理.ppt

作物种植原理.ppt

ID:51595249

大小:2.2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3-25

作物种植原理.ppt_第1页
作物种植原理.ppt_第2页
作物种植原理.ppt_第3页
作物种植原理.ppt_第4页
作物种植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种植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作物种植原理第一节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一、需水规律(一)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的植株蒸腾、株间蒸发以及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作物需水量等于植株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之和,称蒸发蒸腾量,一般以某时段或生育时期所消耗的水层深度(mm)或单位面积上的水量(m3/hm2)来表示。某一生育时期的耗水量为阶段耗水量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阶段耗水量不同作物各生育阶段日需水量(mm)冬小麦地点播种~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成熟全生育期河北2.110.170.893.685.331.82山西1.060.382.343.183.931.79

2、河南0.860.851.294.193.811.98夏玉米地点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全生育期山东2.404.814.783.223.59河北3.163.403.003.223.16山西2.563.893.101.552.90河南2.223.093.472.522.82(二)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2030405060708012/722/71/812/822/831/8产量(克/株)日期(日/月)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缺水对单株产量的影响(Classen&Shaw,1970)ControlWaterStressSilking主要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作物需水临界期水稻孕

3、穗期~开花期冬小麦与黑麦孕穗~抽穗春小麦、燕麦、大麦孕穗~抽穗玉米开花~乳熟黍类(高梁、糜子)抽花序~灌浆豆类、荞麦、花生、芥菜开花期~结实向日葵棉花葵盘的形成~灌浆开花~结铃期瓜类马铃薯开花~成熟开花~块茎形成二、灌溉技术(一)灌溉制度灌溉制度:为了保证作物适时播种、移栽和正常生长发育,实现高产和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其内容包括作物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单位面积一次灌水量称灌水定额,灌溉定额:指播种前以及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两者常以m3/hm2或mm表示。根据作物生产主要目标,灌溉制度可分为丰产灌溉制度和节水灌溉制度两种。1.丰产灌溉制度又称

4、充分灌溉制度,是指按作物的需水规律安排灌溉,使作物各生育时期的水分需要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保证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并取得最大产量所制定的灌溉制度。丰产灌溉制度的制定通常不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多少,它是以获得单位产量最高为主要目标的。在水资源丰富、并有足够的输配水能力的地区,通常采用这种灌溉制度。2.节水灌溉制度又称为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水资源总量有限.无法使所有田块按照丰产灌溉制度进行灌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制度的总灌溉水量要比丰产灌溉制度下的总灌水量明显减少。由于总水量不足,在作物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地分配有限的水量,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或效益,或者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最小.是节

5、水灌溉制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我北方干旱地区,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作物关键需水期进行灌溉,即所谓灌“关键水”;在南方稻作区采用浅、湿、晒三结合的灌溉技术均是节水灌溉制度的实例。(二)灌溉方法地面灌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地下灌第二节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技术一、主要农作物的病虫草害病害:由真菌、病毒、细菌、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物侵染作物引起的危害。虫害:主要由有害昆虫蛀食作物所致,其次由有害的辅类及软体动物引起的危害草害:由一些伴生或寄生与作物的杂草与作物争养分、水分、阳光引起的危害二、病虫草害的传播媒介一)病虫害的传播媒介1.被害植株2.

6、种子3.土壤4.有机肥5.杂草二)农田杂草的传播媒介风力、水流、调种、引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播种混有杂草种子的种子。地下根茎三、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和方法(一)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通过作物生产的各项活动,合理协调地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把病虫草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二)预防措施1.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对农作物及其产品,特别是种子和苗木的调运进行检疫和管理,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2.预测预报3.播前预防(三)综合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虫品

7、种、实行合理轮作换茬、深耕翻土、合理施肥灌水、清洁田园和加强田间管理等。2.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有益的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消灭或控制病虫草危害的方法。3.化学防治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见效快、效果好、方法简便,适用于大面积防治;其缺点是污染环境,易积累中毒,造成人畜伤亡。第三节作物收获与贮藏一、收获时期作物生长到一定生育期后,体内特别是收获器官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外观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