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

ID:51595738

大小:33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13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八单元导学案课堂三导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科目:语文四年级执教人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安排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崛、帝、范、巡、嚷、惩、铿、锵”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帝、义、伯、租、振、范”等6个会写的字和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本课的4字词语及“驱使、崛起”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少年周恩来的读书志向及立下这一志向的原因。重点难点掌握生字、词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导学过程导入新课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

2、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展示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崛、帝、范、巡、嚷、惩、铿、锵”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帝、义、伯、租、振、范”等6个会写的字和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本课的4字词语及“驱使、崛起”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少年周恩来的读书志向及立下这一志向的原因。出示自学要求1、检查预习,反馈交流。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3)边读边

3、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实施导学诊断1.下列词语中,带点词读音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①崛起(jué)②模范(mó)③铿锵(kēng)④喝彩(hē)2.看拼音写词语。chǎorǎngzūjièchéngchǔxúnjǐngzhènxīng1、小组学习,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认识文中8个生字,练习写12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问题。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互查互教师生引导释疑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

4、字,注意写好“范、巡、嚷”等字。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4.会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少年周恩来的读书志向及立下这一志向的原因。学生当堂检测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风()日丽耀武()威灯红()绿热闹非()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少年周恩来的读书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下这样的志向是因为他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导练思考:1

5、、想一想,少年周恩来的抱负是什么?2、读两则关于周恩来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课堂反思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安排第2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书写“闯、凡、巡、嚷、妇、惩”等6个生字。2和同学合作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能读出人物的情感。3.能抓住课文的关键段落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重点难点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课前准备基本环节导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课文写了三件事?展示学习目标1.正确

6、书写“闯、凡、巡、嚷、妇、惩”等6个生字。2和同学合作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能读出人物的情感。3.能抓住课文的关键段落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出示自学要求1、多读几遍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用红笔勾画出不懂的地方。实施导学诊断1.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bēibèi)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究竟”。(1)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诱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2)从租界回

7、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第一个“究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究竟”的意思是___________。小组互查互教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勾画)b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

8、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c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说些什么?d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