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

ID:51605282

大小:2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4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_第1页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_第2页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_第3页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_第4页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双向HFC网络的系统设计与回传系统的调试在双向HFC网络中,为保证回传通道的性能指标,顺利开展双向业务,除了选用高屏蔽性能的网络器材和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规范外,网络的系统设计及回传系统的调试也至关重要。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回传系统的技术标准,缺乏可供实际操作的相关规范。合肥有线电视台边摸索、边实践,近一两年来先后进行了七八个小区近万户的双向网建设和改造,并顺利开展了Internet接入等双向业务。在此对双向网的设计和调试总结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经验。1回传系统载噪比的确定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相关标准,上行信道传输数据

2、的误码率要求:BER≤10-9。在HFC上行信道中一般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随着双向多功能业务的逐渐开展,为提高上行信道的传输效率,考虑到将来采用高一阶的调制方式16QAM,其载噪比门限为20dB,考虑到上行通道中的窄带连续波干扰和冲激干扰的影响,上行信道的C/N大于24~26dB,结合使用FEC,即可保证误码率优于10-9,满足可靠传输的要求。所以DOCSIS标准上行RF信道C/N≥25dB。在实际环境中,因5~18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MHz的频率范围存在着短波电台的窄带连续波干扰和各种工业电器、家用电器等的脉冲

3、干扰,使5~18MHz的低端噪声在任何时候都比高端噪声大,因而对于载噪比的确定应区别对待。参考有关规范标准,一般确定为:5~18MHz:C/N≥20dB18~65MHz:C/N≥26dB在实际双向业务开展中,目前阶段5~18MHz频段基本不用,所以回传通道的性能标准主要在于18MHz以上的性能情况。2网络设计我们在理解HFC网络时,一般都是将其当作有线电视节目的传输分配网络,即它在光纤干线部分是星型的,而在同轴电缆部分是树型的。如果将HFC网设计为双向网络作为接入网来理解,其同轴分配网基本上是总线型结构,即不允许将光节点引出的同轴电缆再作为干线,而是

4、一条分配线。在传统的有线电视分配网中,一般是按正向系统设计。设计的原则之一是保证下行最高频率点的正向路径损耗基本一致,如光节点输出电平为99dBμV,用户电平设计为64dBμV则从光节点至各用户端的正向路径损耗均为35dBμV。这样设计的网络对上行信号而言,因其最高频率仅为65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MHz,各用户的上行信号回传时,由于经由的路径各不相同,从各用户端至光节点的回传路径损耗往往要相差几十dB,造成从各用户端至光节点的回传路径损耗严重不一致。这样的网络对回传业务的开展将是十分困难的,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初期开通少

5、数用户时容易,而回传用户增多后开通信号将非常困难。光点小区面积越大,户数越多,使各用户端的回传路径损耗保持一致的目的也越难达到,网络设计也越困难,这也是HFC网络光点小区不能太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CableModemTDMA应用中,要求所有CableModem的信号必须以相同的信号电平到达前端。如果其电平差异过大,即使管理CableModem的CMTS发出电平调整指令,试图使CableModem受控地调整输出电平,也难以使各用户电平上行到CMTS时一致,结果会出现某些用户上行信号C/N很低,而另一些用户上行信号产生过载失真。另外,如果噪声侵入的环境是均匀

6、的,那么,在回传路径损耗较小的节点处的侵入噪声受到的衰减小,对回传通道的影响较大;而在回传路径损耗较大的节点处的侵入噪声受到的衰减大,对回传通道的影响则较小。因而整个回传通道各处的抗干扰能力处在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为保证各支路上行路径的总损耗近似相等,在网络设计时要求从各用户端至光节点的回传路径损耗差值小于±5dB。按下行正向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放大器间距,按上行回传系统进行回传电平的设计。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1光节点及光缆干线的设计对于光节点的覆盖户数,目前业界认为500户/光节点为标准。这实际上是国外的一种经

7、验模式,而国内城市一般人口密度高、住宅密度大,如果按500户/光节点设计,其费用投入将十分巨大。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根据住宅片区地理情况及用户经济情况的不同,光节点之下3级放大器级联,覆盖半径0.8km左右,覆盖户数1000~2500户左右较为适宜。对于用户经济条件好、知识层次高的住宅片区,片区规划时可将光节点所带的用户数设计得少一些;对于城郊地段可将光节点所带用户数设计得多一些。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待时机成熟时,再按每个光节点平均500户的规模逐渐拆分。对于用户数较多的小区,随着多功能业务的逐渐开展,可在光站内部选择安装1~4个反向光发射模块,这样网络结构基本

8、不变,表面上看光节点覆盖的户数不变,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