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

ID:51608790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刘汉锋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摘要:口的:探讨绷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因原发性高血压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9例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则单用氨氯地平,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绳沙坦。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DBP)及舒张压(SBP)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绷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

2、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关键词:绷沙坦;氨氯地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收稿日期:2017-05-04Received:2017-05-04高血压是一种与多种因素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日久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引起心肌肥厚、血管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牛存质量和心理情况等产牛严重的影响[口。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90.00%以上。对于高血压而言,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使相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减少血压增高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是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意义。本文探讨绷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两药的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1资

3、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刀-2015年10刀因原发性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9例老年患者,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6.83±7.42)岁,病程(8.19±3.65)年,高血压分级:1级17例,2级23例。观察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67.24土6.93)岁,病程(&27土3.14)年,高血压分级:1级18例,2级21例。两组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医学伦理会审核;(2)确诊原发性高血压且年龄60岁以上者。排除标准:(1)确诊继发性高血压者;

4、(2)过敏体质者;(3)女性特殊时期不便纳入者;(4)己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北京赛科药业,国药准字1120010700)5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绷沙坦(北京诺华制药,国药准字H20040217)80mg,1次/d,用药4周后如血压仍不理想,可调整剂量至160mg/d,均治疗12周。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DBP及SBP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控制率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显效:DBP下降>1OmmHg(lmmHg=O.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围,或SBP下降^20mmHgo有效:DBP降幅<20mmHg,但^lOmmg,或SBP

5、降幅^30mmHg,数值均未达到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二(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o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血压水平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压治疗前两组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均降低,观察组各血压数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血压比较(土s)下载原表2.2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785,P<0.05)。详见表2o2.3不良反应对照组岀现9例

6、不良反应,面色潮红4例,头痛3例,下肢水肿2例,总发生率22.50%;观察组则为6例,其屮面色潮红2例,胃部不适1例,头痛3例,总发生率15.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增多,同时受遗传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已逐年呈现年轻化发病的趋势,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日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引起本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及机制较多,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临床症状在疾病早期多不明显,易于被忽视,多于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最终累及心、脑、肾等多系统器官,导致心脏病、肾脏病等常见并发症。临床降血压药

7、物种类较多,部分患者单用氨氯地平片即可获得较好的降压效果,但研究表明单药物干预治疗仅可使少数患者获益,且不能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因此越来越多专家主张联合用药以达到较理想状态[3]。CCB+ARB类药物联合是目前降压的首选方案。作为强效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绷沙坦可选择性地作用于ATI受体,从而对血管收缩起阻断作用,并可预防平滑肌增生,抑制醛固酮释放,达到降血压并保护心肌细胞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