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

ID:51609104

大小:2.5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3-25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_第1页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_第2页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_第3页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_第4页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版《论语》十二章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二章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孔子画像孔子孔子(前551~前47

2、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圣人”,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他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

3、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FF《论语》简介《论语》属语录

4、体(也叫格言体)散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也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历代莘莘学子的人生教科书。1、论(lún)语2、不亦说(yuè)乎3、人不知而不愠(yùn)4、三省(xǐ

5、ng)吾身5、传(chuán)不习乎6、不逾(yú)矩7、学而不思则罔(wăng)8、思而不学则殆(dài)9、贤哉(zāi)10、一箪(dān)食在陋巷(xiàng)人不堪(kān)其忧11、曲肱(gōng)而枕之12、博学而笃(dǔ)志注意下列读音读准字音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lúnlèyuèyùnwǎngdài三省xǐng传不习乎chuán十有五yòu逾矩jǔ一箪食dān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肱gōng笃志dǔ吾wú疏通文意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论语》中指孔子。曰(yuē):说“子曰”是

6、什么意思?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

7、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重点字词解释:有:同“又”。立:站得住的意思,这里理解为独立做事情。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