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

ID:51613945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_第1页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_第2页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_第3页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_第4页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婴儿接种乙肝疫苗之后的免疫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婴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由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保健科进行预防保健的婴幼儿屮随机抽取1000例,收集其免疫接种记录和结果,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抗-IIBs水平不足10mIU/mL者160例,占总人数的16.00%;抗体浓度在10〜100mIU/inL者342例,占总人数的34.20%;抗体浓度超过100mIU/inL者498例,占总人数的49.80%。抗-HBs浓度低于100mTU/mL者即(

2、无免疫力或者免疫力较低者)占总人数的50.20%o完成乙肝疫苗全称免疫者且体内抗-HBs浓度超过100mIU/mL者中,2〜3岁婴幼儿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1〜2岁者,两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首次接受免疫时可能因为免疫机制不健全而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而经过全称免疫之后,其体内抗体可达高浓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2岁时抗体水平开始逐渐减低,到2〜3岁,体内抗体水平会达到较低水平,提示我们需要在接受全程免疫6个月左右对其体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进行补种。关键词:乙肝疫苗;婴儿;免疫效果;观察

3、;分析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其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HBV)O乙型肝炎病毒(IIBV)是一类嗜肝病毒,其侵入人体之后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对肝细胞产生损伤,最终导致肝细胞坏死或纤维化。为了减少乙肝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医疗工作者对该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研制出了乙肝疫苗。该疫苗中存在有一定量的乙肝表面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从而达到对疾病免疫的目的。乙肝疫苗的发现为乙肝的预防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探究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部分研究者对儿童接种该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分析[1],但是针对新牛儿以及婴幼儿乙肝免疫效果

4、的研究则较少。为探究新生儿以及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之后的免疫效果,本组研究针对15d〜3岁婴幼儿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共收集了1000例新生儿以及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所有被研究者均随机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保健科为其进行预防保健的婴幼儿中。1000例被研究者的年龄均在15d〜3岁,且在出生时均已按照免疫计划接种乙肝疫苗且经检测,血中IIBsAg、IIBeAg>抗-HBe及抗-HBc均呈阴性。按照年龄对其进行分组,其中15-30d者324例,占42.40%,1~6个月者183

5、例,占18,30%,6—12个月者197例,占19,70%o1〜2岁者207例,占20.70%。2—3岁者89例,占89.00%。1・2方法为实现对体内抗体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研究时均抽取2.0mL静脉血进行血液中抗体水平的检测。所有血液标本均不存在溶血或高脂血等现象。经高速离心后对采用免疫荧光检查技术测定抗体的含量。检测屮所用材料均由同一家公司购得,且均由专业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抗体检测操作要求完成。为方便统计,我们对所得抗体浓度进行了分类,其中浓度100inlU/mL者为高浓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所有患者按照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1.3

6、统计学方法本组所采集数据均采用SPSS17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其中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存在。2结果对1000例婴幼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所有婴儿中体内抗TIBs水平不足10mIU/mL者(即阴性者)160例,占总人数的16.00%;抗体浓度在10~100mlU/mL者(即低浓度者)342例,占总人数的34.20%;抗体浓度>100mIU/mL者(即高浓度者)498例,占总人数的49.80%。抗-HBs浓度〈100mIU/mL者即(无免疫力或者免疫力较低者)占总人数的50.20%。完成乙肝疫苗全

7、称免疫者口体内抗TIBs浓度超过100mIU/mL者中,2~3岁婴幼儿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1〜2岁者,两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母婴传播在总传播途径屮占1/3〜1/2。研究发现,病毒侵入体内后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这些抗体的种类有很多,最主要的是针对病毒表面抗原以及核心抗原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研究者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可以帮助机体会乙肝病毒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而且乙肝表面抗体可以通过单纯置入对人体没有显著损害的表面抗原而产生。这样

8、就产牛了现在所应用的乙肝疫苗。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乙肝疫苗在儿童以及成人中的免疫效果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但是对于婴幼儿免疫效果方而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即对乙肝疫苗在婴幼儿中的接种效果进行了相应探讨和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