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

ID:51634738

大小:92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26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_第1页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_第2页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_第3页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_第4页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基础复习温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路基础«电路基础»课程总复习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一、电路及电路模型:电路作用、分类、理想元件、理想电路模型二、电路分析基本变量定义、大小、单位;方向:关联参考方向三、基尔霍夫定律KCL、KVL内容、推广形式、物理意义四、电路常用元件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有源元件(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受控源(VCCS、CCCS、VCVS、VCVS)退出第二章电阻电路等效变换一、等效及等效变换的概念二、电源的连接及等效变换:(理想电源;实际电源;实际电源间等效变换)三、电阻的连接及等效变换:(串

2、联;并联;混联;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及相互间等效变换)四、单口网络及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五、利用等效变换分析含受控源电路(含受控源单口网络化简;含受控源简单电路分析)退出第三章线性电路分析方法一、网孔法:待求量:网孔回路电流依据:KVL、VAR适用:线性平面电路特点:方程数目较少:方程数=内网孔数二、节点法:待求量:节点电位依据:KCL、VAR适用:线性电路特点:方程数目较少:方程数=独立节点数依据:KCL、KVL、VAR适用:集中参数电路(线性、非线性;时变、时不变;具有耦合元件电路等)。特点:待求量物理意义清楚、

3、概念明确;方程数目多。适宜计算机辅助分析求解。三、支路法:退出第四章线性电路基本定理一、叠加定理:线性电路中任一条支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二、齐次定理:线性电路中,当所有激励增大K倍时,其响应也相应增大K倍。三、替代定理:在任意集中参数电路中,若第k条支路的电压Uk和电流Ik已知,则该支路可用理想电压源Uk或理想电流源Ik或Rk=Uk/Ik电阻支路替代。退出四、等效电源定理:线性含源单口网络对外作用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戴维南定理)线性含源单口网络

4、对外作用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诺顿定理)五、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一个实际电源模型(Uo、Ro)向负载RL传输能量,当且仅当RL=Ro时,才可获最大功率Pm。六、互易定理:在线性无源单激励电路中,激励与响应互换位置,响应不变。退出第五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正弦量的时域与频域表示;相位差、有效值i(t)=Imcos(t+i)2、相量形式KCL和KVL3、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伏安关系元件性质电阻电感电容时域关系U=RI;=0U=LI;=90°U=I/(C)=-90°频域关系4、复

5、阻抗、复导纳及等效变换:退出5、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无源支路用复阻抗表示。2)选择适当的电路分析方法:等效变换法(阻抗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网孔法、节点法、应用电路定理分析法等;3)频域求解(复数运算)得到相量解;4)频域解转化为时域解。6、正弦稳态电路功率:1)p(t)、P、Q、S、cos;功率因数提高;2)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等模匹配。退出第六章三相电路1三相电路基本概念三相电源:三相电路:Y-Y;Y-△;△-△;△-Y;端线(火线、相线);中线(零

6、线、地线)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2、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Y形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形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各相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分析法:取A相计算,递推其余二相。退出3、不平衡三相电路ZN=0:负载电流不对称,但各相独立;互不影响。ZN0:负载电流、电压不对称,各相牵制,彼此影响。4、三相电路的功率功率测量1)三相四线供电系统:单相测量,三相相加。2)三相三线供电系统:二瓦计法。退出第七章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一、基本概念:耦合、互感、耦合系数、同名端、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全耦合变压器等;二、电路计

7、算:1、含互感元件电路分析计算:(1)直接法:列方程时不要漏掉互感电压;注意同名端与互感电压的关系;(2)去耦等效法:去耦等效法条件、联接方式和参数计算。退出2、含变压器电路分析计算:(1)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理想变压器理想化条件;电压、电流、阻抗变换关系:(2)含全耦合变压器电路(等效电路法)注意:应用戴维南定理时,内外电路应无耦合。退出第八章谐振电路一、串联谐振谐振条件;谐振特性;谐振参数:谐振频率、谐振阻抗、特征阻抗、品质因数:频率特性:相对频率特性Q对频率特性的影响:选择性、通频带二、并联谐振谐振条件;两种电路模型

8、及等效变换;谐振特性;谐振参数:谐振频率、谐振阻抗、特征阻抗、品质因数:频率特性:相对频率特性Q对频率特性的影响:选择性、通频带并联电阻Ri对频率特性的影响退出退出一、基本概念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直流分量,基波,高次谐波;非正弦周期电量:平均值,有效值,平均功率频谱:幅度频谱,相位频谱*三相电路的高次谐波:正序对称组,负序对称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