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学科学.doc

走出教室学科学.doc

ID:5163532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走出教室学科学.doc_第1页
走出教室学科学.doc_第2页
走出教室学科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出教室学科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出教室学科学张爱萍(张掖市甘州区青东小学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科学课程;室外;实践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还注重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各种情感的培养,这些目标

2、的达成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科学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应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里,而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一、在大自然中学习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

3、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对蚂蚁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如果上课时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很有可能白白浪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与“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上室外课则大不一样。上课一开始,同学们带着放大镜、镊子等材料在花坛边集合。教师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找到蚂蚁的行踪,然后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运动情况、习性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一切问题。接着,同学们自主探究,然后师生围坐在草坪上研讨。结课时,教师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与之相关的内容。学生对室外学习表现出异乎寻

4、常的兴趣,真正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在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二、在田野上探索我们要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多样的自然资源、农民及农村土专家等人力资源,作为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用来为科学课教学服务。在学习《花的构造》一课时,我和学生先在课堂上对照图形,一起学习植物的花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带领学生到农田、到野外去观察花。我把学生带到教学楼后面农田的路边,让学生对油菜花进行实地观察,数一数油菜花有多少花瓣,多少雄蕊和雌蕊,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结构等;观察路边草丛中生长的各种各样野花的特征,并在科学记录本上做记载。然后,我把学生带到高处,让他们放

5、眼四周。同学们观察远处大片大片农田里油菜花的美丽景色,观察路边各种植物在春天来临时的种种变化,躺倒在地上用鼻子嗅一嗅青草发出的清香。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奋、惊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不仅如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心观察着春天大自然中一些细微的变化,欣赏着春天美丽的景色,他们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惜大自然中生长着的一切生命的情感,正在悄无声息地建构着。  三、在生活中延伸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初冬的一天,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早上起床时,我卧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满了水珠?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

6、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专案组,让学生像大侦探一样到处去搜寻这神秘的水珠来历。几天后,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出现“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家里烧饭时发现锅盖上有水珠”“我在教室玻璃上呼气也会出现水珠”“我在家里冰箱拿出饮料,外面很快也出现水珠”。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汇报:“我的眼镜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水珠。”……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生活中的发现,气氛异常激烈。我再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水珠时的相同条件,最后经过讨论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形成水珠。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我想,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

7、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是学生走出教室,播下的科学的种子。  四、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调查学会了分析数据,与人合作等研究科学的方法,通过社会实践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了“电的安全使用”和“家庭用电”知识后,我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所有的用电器名称和种类,调查家庭电路结构和安全用电隐患,总结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利用黑河流经甘肃张掖这一本地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展开对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