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

ID:51639897

大小:2.7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7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_第1页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_第2页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_第3页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_第4页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内容大赛气藏单项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藏工程单项组团队名称:燕大7号团队成员:汇报成员:指导老师:汇报提纲燕大7号第1章区域概况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第3章气藏工程论述第4章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第5章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第6章创新点和总结区域概况本区属山区丘陵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降雨量较少,冬季气温较低,地震发生的概率较低。燕大7号汇报提纲燕大7号第1章区域概况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第3章气藏工程论述第4章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第5章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第6章创新点和总结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燕大7号本区构造形态总体为单斜构造,断层不发育,总体属地质构造简单类。1.构造特征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

2、层特性燕大7号区块内主要可采煤层为3#煤层和15#煤层,总厚10.70m。3#煤层地层综合柱状图15#煤层地层综合柱状图2.可采层位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燕大7号3#煤层平均6.24m,15#煤层平均4.14m,都属稳定煤层,特低硫无烟煤。两煤层顶部含水性较弱,含气量高,对甲烷吸附能力强,都属于超低渗气藏。地温梯度偏低,煤层水平应力属正常水平,储层为欠压储层。3.煤系特征汇报提纲燕大7号第1章区域概况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第3章气藏工程论述第4章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第5章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第6章创新点和总结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煤层气有两种赋存状态:吸附气和游离

3、气。由于地层属于欠压实储层,所以不考虑游离气的存在。用容积法计算游离气储量,公式如下:1.储量计算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根据公式估算3#煤层储量约为37.43亿m3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15#煤层储量约为27.82亿m3总合65.25亿m3估算采收率达35%可采储量为22.84亿m3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分析排采井数据得:3#煤层平均产量为1070m3/d;15#煤层平均产量为1232m3/d。3#煤层W9采气数据15#煤层W14采气数据2.气井排采数据分析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根据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排水降压阶段、产量上升阶段、稳产阶段、递减阶段。3.生产阶段

4、划分气藏工程论述燕大7号选取W11井分析前期产量上升阶段,开始生产到稳产期约2年时间,达到单井平均日产量为2500m3。初步设计的气藏单井服务期15年,稳产期为8年,递减期为5年。3.1产量上升期和稳产期分析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由于此地处于开发阶段初期,没有相关产量递减数据,所以选取相关地区韩城WL2-019数据作比较研究。3.2递减期分析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韩城WL2-019模拟递减规律曲线由分析得,递减期产量约为1.7×106m3,结合前期产量的数据得,单井累计产量约为1.1×107m3。汇报提纲燕大7号第1章区域概况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第3章

5、气藏工程论述第4章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第5章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第6章创新点和总结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的煤层构造局部复杂,对地质认识不清,对构造复杂的区域选用多分支水平井,会影响煤层的钻遇率,减少产气能力;由于水平井的水平段为裸眼完井,有可能由于后期排采制度等因素造成井壁坍塌、堵塞造成整个水平井报废。因此,通过对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点、产气特点、开采成本、采气采煤一体化的需求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采用直井为主的井型进行开发。1.井型选择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井网方案高峰期时间(a)高峰期产量(m3)稳产时间(a)最终采收率(%)3

6、00m×300m22500858300m×350m32200952300m×400m3.520001050400m×500m419001145不同井网方案的结果分析2.井距选择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不同井网的产气量对比单井服务年限、高峰期到达时间、高峰期产量、稳产时间、最终采收率等因素分析,以井距300m×300m正方形井距布井最为经济合理。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和裂缝方位,结合地形地貌走势,采用西北60°方向的正方形井网。考虑到老井井位,断层和省县道,河流等限制因素,进行以下井位部署:3.井位部署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燕大7号根据以上论证,采用方案

7、描述如下(1)采用正方形300m×300m井网,方位为西北60°方向布置共200口直井生产井。(2)区块基建期3年,初步设计的气藏单井服务期15年,稳产期为8年,递减期为5年。单井累计产量约为1.1×107m3,使合理采气速度为3.4%,最终采收率达35%。4.方案推荐汇报提纲燕大7号第1章区域概况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特性第3章气藏工程论述第4章开发方案设计与推荐第5章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第6章创新点和总结风险性分析和经济评价燕大7号按投资8年和10年的方案经济评价和抗风险能力分析采用8年的投资方案。沁端区块勘探开发总投资,共计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