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

ID:51641070

大小:45.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_第1页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_第2页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_第3页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_第4页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周末自主测试题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壬()戌窈窕()桂棹()冯()虚御风嫠()妇愀()然舳()舻山川相缪()酾()酒横槊()江渚()正襟()危坐匏()樽枕藉()狼藉()一叶扁()舟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七月既望举酒属客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渺渺兮予怀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固一世之雄也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相与枕藉乎舟中山川相缪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它们的用法: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下江陵顺

2、流而东也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写出下列虚词在每句中的意思和用法:(1)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相与枕藉乎舟中(2)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托遗响于悲风5.翻译下面的句子,并在后面注明属于何种文言句式: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②此非孟德

3、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查词典,把下列成语的意思写在后面:①遗世独立②如泣如诉③不绝如缕④正襟危坐⑤沧海一粟⑥杯盘狼藉7.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诗句(高考有关《赤壁赋》的考查):①(10年广东卷、安徽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0年福建卷、安徽卷)挟飞仙以邀游,______________。③(10年四川卷)《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④(09年山东卷、江苏卷)纵一苇之所如,。⑤(09年福建卷)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⑥(06年湖南卷、08全国卷Ⅰ)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⑦(06年江苏卷、福建卷,08北京卷、安徽卷)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⑧(08江苏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5、?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⑨(08广东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赤璧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字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掷步,毕竟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

6、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仁之无穷”。江山如画,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粉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了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7、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现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体为红色花岗岩,被名

8、为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独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情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逐想当年赤壁战时,时势何待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