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

ID:51641376

大小:39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4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1页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2页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3页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4页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动车零部件检验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动自行车零部件检验规范1.本规范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零部件进货验收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检验依据2.1自行车行业标准,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等产品标准等,见《电动车产品标准汇编》。2.2本公司制定的《电动自行车零部件质量特征及重要度分级一览表》。2.3供需双方签定的技术协议。2.4产品图纸及相关资料。3.检验规则3.1批次确定:以每交货批为一批次。3.2每种零部件应经生产厂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明。3.3进货验收 采用GB\T2828标准3.3.1抽样方案:按零部件进货检验规定一览表IL\AQL执行。3.3.2批质量:

2、以每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3.3.3各A、B、C类零部件检验项目、检查水平、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见附表一。3.3.4需要时进货验收项目可以到零部件生产厂进行验收检验。3.3.5对A、B类零部件进货验收项目检验后应做好记录,品保部负责保存记录,保存期限为三年。对C类零部件在《送检检验报告单》合格批仅作合格记录,不合格批对不合格内容进行记录。-11-3.3.6批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办理入库。经检验不合格的批零部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规定执行。3.4型式检验3.4.1对主要零部件的形式检验项目由生产厂按各产品标准规定负责进行

3、试验,每年提供不少于一次由市以上的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生产厂检验部门出具检验报告。3.4.2需要时,公司在零部件交货中随机抽样,委托市以上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性能试验或单项目试验,以验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4.检验和试验方法按各零部件的产品标准中有关规定执行。电动自行车零部件重要度分类以及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规定1.本规定规定了电力助动型电动自行车零部件重要度分类,以及其质量特征重要度分级。2.本规定按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3565-93《自行车安全要求》以及自行车零部件行业标准的规定编制.

4、3.根据零部件质量对整车技术性能、安全性能、装配质量影响严重程度对零部件分为A、B、C三种类别,即:A类:对整车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零部件;B类:对整车质量起重要作用的零部件;C类:对整车质量起一般作用的零部件。4.电动自行车零部件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根据单位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或按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为A、B、C三级,即:-11-A、致命缺陷: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B、严重缺陷: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C、一般缺陷: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1.电动自行车A类零部件如下:5.1名称

5、⑴车架、平叉⑵无刷直流电动机⑶控制器⑷中轴组件⑸前叉⑹轮辋⑺抱闸⑻前轴皮⑼飞轮⑽蓄电池⑾充电器详见电动自行车零部件重要度分级一览表。5.2检查项目及抽样要求见附表一《零部件进货检验规定一览表》。5.3按ADS/QR-8.2.4-001《零部件进货检验记录》进行记录.7.电动自行车C类零部件:7.1名称见电动自行车零部件重要度分级一览表.7.2检查项目及抽样要求见通用检测规范.-11-7.3质量检验验收记录执行,合格批仅作合格记录,不合格仅对不合格内容进行记录.电动自行车零部件重要度分级一览表序号零件名称质量级别序号零件名称质量级

6、别ABCABC1.车架√27接插件√2.电动机√28.塑料连接板√3.控制器√29.后衣架√-11-1.中轴组件√28.链罩定位片√2.前叉√29.灯架√3.轮辋√30.后轴保护架√4.抱闸√31.调链器√5.前轴皮√32.双支撑√6.飞轮√33.前泥板√7.充电器√34.后泥板√8.蓄电池√35.泥板撑丝√9.链条√36.车篮√10.电池盒塑件√37.车篮支架√11.链轮和曲柄√38.裙罩√12.前叉合件√39.内外胎√13.鞍座√40.辐条、条母√14.车把√41.尾灯√15.鞍管√42.线束√16.脚蹬√43.充电插座√1

7、7.链罩√44.保险丝座√18.调速转把√45.保险丝管√19.反射器√46.钢珠¢4、¢6√20.刹把√47.三锁√21.悬臂刹√48.尾箱√22.前、后刹线√49.标准件√23.喇叭按钮√50.零部件进货检验规定一览表NO:1序号零件名称分类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器具不合格类IL/AQL1车架A外观质量车架表面应光滑平整,漆面色泽均匀,无龟裂和明显流疤,集集结的砂泣,皱皮、漏漆、划痕等缺陷。目测CS-3/6.5-11-车架各部位不得有锐边、毛刺,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压瘪现象。C前管两端孔直径Φ30+0.084或按图纸要求游标卡尺

8、BS-3/4.0鞍管孔直径Φ25.4+0.1+0.3或按图纸要求游标卡尺BS-3/4.0平叉开档尺寸147±1或按图纸要求游标卡尺BS-3/4.0平立叉对称度对称于车架中心基准面公差值≯4mm测量平板精度支架高度尺宽度角尺CS-3/6.5左右平叉片垂直度垂直于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