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

ID:51655741

大小:59.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1页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2页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3页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20201现状挑战23平台介绍4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典型应用PART01现状挑战现状挑战现场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专业性强,质量和安全要求高,管理人员工作强度高,管理难度大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实时掌控现场作业情况,在第一时间对危险进行预警PART02解决方案平台介绍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是智慧工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整套硬件与软件结合的系统化产品,通过前端硬件设备实时数据采集、中台人工智能AI监测、后台施工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实现

2、工地安全告警的实时化、智能化、可视化。  系统架构PART03典型应用解决方案针对变电工程项目特点,本期项目建设主要着眼于对人员和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管,基于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实施视频智能监控、人员智能监护和环境智能监测等,助力变电站顺利完成施工目标。  平台驾驶舱通过一站式平台,集中呈现工地现场的安全、环境、人员、重大作业、项目概况等各块信息。  视频智能监控通过在工地现场部署WiFi自组网摄像机和移动式监护摄像机,实现对工地无死角的视频实时安防监控。  视频智能监控基于视频监控、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准确高效地提取和分析视频

3、中的关键信息,实现实时对工地上的人员进行作业行为识别并对危险行为预警。  智能监控主要有安全帽识别、工作服识别、工作裤识别、入侵检测等。  视频智能监控采用电子围栏系统,设置塔吊工作危险区域,建筑高空施工危险区域,大型机械作业危险区域等,对进入此区域人员,进行入侵告警,同时联动工地广播系统,广播告知入侵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预防事故发生。  人员智能监护通过人脸识别闸机,智能识别出入人员信息、访客记录,杜绝冒名顶替进场,有效提升进出人员通行管理的规范性及安全性。  智能通行涵盖现场施工总人数的实时统计、现场劳务人员各工种出工统计、场

4、内人员数量24小时变化趋势、各工种出工历史统计、年龄/性别/受教育分布情况统计。  环境智能监测扬尘监测可查看PM2.5实时监测数据,并提供当前及过去24小时的监测统计数据波形图,通过设置报警参数,当达到该数值后进行远程报警数据推送。  工地环境智能监测气象监测监测现场气象状态,包括温度、空气湿度、风速等,可查看当前实时数据,并提供当前及过去24小时的监测统计数据波形图;同时提供未来24小时及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方便相关人员依据天气变化提前做出应对。  通过设置报警参数,当达到该数值后进行远程报警数据推送;亮点总结亮点1综合运

5、用“云大物移智”等新型技术手段实现工地安全管理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升级。  数据在云端随时查阅,不需安装客户端基于海量项目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现场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APP进行巡检的操作,并随时随地查看项目数据实现智能管理,为施工现场赋予AI科技力量总结亮点2通过工地安全告警平台,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作业联动,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  建设单位?依据安全告警平台的监管数据,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工程调度、现场环境、人员信息等情况,合理安排建设工作,提高建设管理效率。  监

6、理单位?通过安全告警平台,可随时随地的对工程安全进行检查,通过回放施工工序等,做到事前监理事后监理相结合,提高监理水平。  施工单位?通过安全告警平台可以实时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安全情况、环境情况等,降低自身管理成本,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展望单兵智能装备智能安全帽++电子手环++工地宝以工人实名制为基础,以物联网+智能硬件为手段,通过工人佩戴装载智能芯片的安全帽和电子手环,实现人员作业数据和身体体征数据的自动收集、上传及语音安全提示。  监理人员可通过工地宝PDA现场巡视,实时对数据、分析,清楚了解工人现场分布、个人考勤数据

7、等,给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现场管理和决策依据。  展望更丰富的智慧基建物联网监测烟感消防监控;防汛报警系统;塔吊倾斜监测;深基坑支护监测;高支模变形/载重/移位监测;脚手架载重/角度/位移监测;混凝土测温子系统。  2020谢谢你的观看。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