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

ID:51681634

大小:15.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条灸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流程之艾条灸人民医院三、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2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4心理状况2、目标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3、禁忌症3.1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告知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

2、的中药燃烧气味.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5.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6.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

3、通风.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艾条灸操作流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评估←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患者准备←遵医嘱核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定穴→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施灸

4、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则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观察←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灸毕↓→协助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整理←根据医嘱,详细记录艾条灸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