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

ID:51697690

大小:4.8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2-01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_第1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_第2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_第3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_第4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概念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2.产生原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排放到环境中。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1)自然资源枯竭:如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2)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自

2、主预习自我检测温馨提示: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1)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自然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3)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国家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的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问题思考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②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境整治。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中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还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

4、全球蔓延的趋势。问题思考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②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难以中和大气和雨水中的酸;③南方多丘陵,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④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判断题1.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属于自然资源枯竭。()3.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

5、坏。()4.不同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程度不一样,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5.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限制,甚至发展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答案:1.×2.×3.√4.×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选择题读漫画《逼牛太甚》,完成下题。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C.建设占地,耕地减少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解析:依据图示“违法占地”信息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建设占地、耕地减少的环境问题。答案:C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下面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光化学污染C.城市光污染D.城市住房紧张解析:依据漫画可知,其反映的环境问题是雾霾问题,

6、属于大气污染。答案:A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4.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3题,由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第4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答案:3.C4.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探究1958年8月1日,横贯中国西北的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正式通车。但由于风沙肆虐,通车并不意味着最后的成功。有谚语说道:“天上

7、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这是当时风沙弥漫、沙进人退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期流沙侵袭,风沙频频“骚扰”铁路线并掩埋铁轨,时常导致铁路停运。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铁路治沙人怀着立足荒漠、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怀,在包兰铁路中卫至干塘区段的线路两侧,人工建起了一条宽800多米、长55千米的绿色长廊。现如今,人进沙退。在茫茫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包兰铁路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钢铁巨龙,在满目苍翠林带的掩映下,穿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