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

ID:51698241

大小:63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5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_第1页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_第2页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_第3页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_第4页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北京市区县二模试题分类汇编7化学实验2012西城二模-9.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溶液褪色有机物含碳碳双键B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酸性:碳酸>苯酚D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别与浓溴水混合后者产生白色沉淀羟基影响了苯环的活性2012西城二模-10.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盐酸、Ba

2、Cl2、酚酞B.BaCl2、盐酸、酚酞C.BaCl2、酚酞、盐酸D.酚酞、盐酸、BaCl22012昌平区二模-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甲苯中混有的苯酚,可先加入NaOH溶液,再进行过滤B.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作用形成的聚合物的链节中只含有一个苯环C.制作豆腐及淀粉水解均与蛋白质变性有关D.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2012昌平区二模-10.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A向1,2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H2O2溶液10mL、1mL,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

3、入等浓度等体积CuSO4、FeCl3溶液;试管2中产生气体较快证明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更高B将洁净的铁钉在饱和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产生证明铁发生析氢腐蚀C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D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证明非金属性:Cl>Si2012丰台二模-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预期目的A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4、2溶液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D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除去苯中的苯酚2012海淀二模-10.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g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g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mL气体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

5、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2012-顺义二模-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Ⅰ图Ⅱ图Ⅲ图ⅣA.图Ⅰ所示装置可制备氢氧化亚铁B.图Ⅱ所示装置可电解制氯气和氢气C.图Ⅲ所示装置可验证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D.图Ⅳ所示装置和操作可从苯酚中分离出苯2012-顺义二模-10.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KMnO4(H+)溶液中验证SO2具有漂白性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检验产物是乙烯气体C在粗盐水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

6、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D在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检验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2012海淀二模-27.(12分)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编号操作现象I先向2mL0.1mol/L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II先向2mL0.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LKI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

7、色;滴加KI溶液后,红色无明显变化①实验I的现象为。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II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编号操作现象III向2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L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III,甲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

8、证明根据实验III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IV向2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LFeCl3溶液,(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