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

ID:51733085

大小:10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_第1页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_第2页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_第3页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2011-2012学年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一、基础知识。(24分)1.仔细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ì)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固,钻得越(qiè)而不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wù wù)穷年,(lì)尽心血。2.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括号内。(4分)A.人声鼎沸    万丈狂澜   

2、芳草萋萋     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   亦复如事   绝壁断崖    家喻户晓()C.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潜心惯注    一反既往()D.丛山迭岭   义愤填膺   一泻万里    博学多识()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无从:没有办法。B.骊歌:告别的歌。 炽痛:热烈而深切。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3、前提。B、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C、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D、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_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罩住了。A、吹撑放扣看抽B、扒支丢扣瞄紧C、扫支撒系牵拉D、扫支撒拉牵系6、指出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4分)(1)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

4、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2)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3)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4)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7、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一来就谈起小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的小李。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

5、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二、积累与运用(36分)8.诗文默写。(13分)(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5)《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极其艰苦的诗句是:,。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出自这句话的成语是:。(6)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你将如何对待?请用普希金的诗句来回答:。(7)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9、口语交际。(4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10、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

8、“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