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

ID:51761718

大小:163.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5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_第1页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_第2页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_第3页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_第4页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词用法总结(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虚词用法总结(精品)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2、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3、。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二、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

4、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5、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三、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

6、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7、》)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8、)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