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

ID:51784967

大小:9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5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_第1页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_第2页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_第3页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_第4页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草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基坑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等。1、工程概况2、监测依据3、监测项目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2相关的自然环境;3施工工况;4地下水状况;5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6周围建(构)筑物;7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8周围重要的道路;9其他应监测的对象。基坑类别监测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坡)顶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应

2、测墙(坡)顶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宜测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墙(桩)体内力宜测可测可测支撑内力应测宜测可测立柱竖向位移应测宜测可测锚杆、土钉拉力应测宜测可测坑底隆起软土地区宜测可测可测其他地区可测可测可测土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孔隙水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地下水位应测应测宜测土层分层竖向位移宜测可测可测墙后地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周围建(构)筑物变形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倾斜应测宜测可测  水平位移宜测可测可测裂缝应测应测应测周围地下管线变形应测应测应测

3、4、测点布置一般规定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5.1.2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5.1.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物,便于观测。5.1.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5.1.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5、监测方法及精度6、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4、7、监测频率8、监测报警值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9、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10、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11、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第7章监测方案7.1基坑监测7.1.1位移观测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利用经纬仪于基坑边坡设置位移观测点。位移基准点设置于远离边坡的位置,防止基准点出现位移变形,观测点设置于坡顶,其数量按边坡长度的大小来设置。就本工程而言,南、北边坡各设置两个观测点,西边边坡设置三个观测点,东边边坡靠近建筑物则需适当增加为五个观

5、测点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设置:在基坑边上每20m布置一点,有建筑物侧10m布置一点。较深基坑边沿应适当加密。观测点形式采用200×200×500mm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短钢筋。根据基本点位置统一刻痕,作为变形观测标志。7.1.2沉降监测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利用水准仪观测位移设置点的高程变化。就本工程而言,可以将位移观测点和沉降观测点合二为一。点设置好后,利用测斜管,测斜仪测出桩的沉降,做好记录。根据开挖的深度,

6、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方法。观测周期同位移观测。7.2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和基坑开挖方法,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有关规定,本工程基坑开挖变形观测按二等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执行。其中,水平位移观测使用J2级经纬仪。按视准线和小角度法观测;而沉降观测则使用N3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技术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执行。水平误差控制<6.00mm,垂直误差控制<0.5mm(1)观测时间的确定:①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②观测时间每天一

7、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二次到一天一次,15天后两天观测一次,30天后一周观测一次。(2)场地查勘与记录:①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②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3)观测要点①每次观测前,首先复核基本工作点的稳定性。②所用仪器必须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观测期间要做到“五固定”,即观测人员、测量器具、观测方法、观测路线和测站固定。③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首次观测,并在同期观测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之后随开挖进度和变形速率

8、确定观测时间。(4)变形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外业观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出各观测点的本期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将其变形结果及时报至项目总工,以便判断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监控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