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楼层现浇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doc

框架楼层现浇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doc

ID:51792670

大小:1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框架楼层现浇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框架楼层现浇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框架楼层现浇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框架楼层现浇②柱梁板支模设计方案1.楼层框架柱网尺寸最大为7.5×7.80m。矩形柱,最大截面尺寸0.40×0.40m。楼层梁采用主次梁,断面为矩形,最大跨度为7.8m。最大断面尺寸为0.24×0.65m、0.24×0.40m。楼板为现浇砼平板为现浇砼平板,板厚0.10m。2.现浇框架柱支模设计:(1)选用材料:①模板选用组合钢模板立模。②支撑脚手架选用φ48×3.4钢管和扣件搭设。(2)设计框架柱断面和层高高度:最大柱断面400×400m,层高高度:第1层至第3层为3.6m,冲房为3.30m。(3)施工荷载值:新浇

2、砼侧压力荷载48.3-11.5KN,砼振捣力1.6KN,模板和支架荷载2.5KN,操作人员和设备荷载3KN/m。(4)设计原则:按承受垂直荷载和砼侧压力作用进行设计。(5)模板和支撑布置:①柱侧模分4片沿柱高度立模。在柱侧模外搭设钢管井字架和井字箍固定模板,在柱脚一侧模底留置清扫口。附下图示:②钢管井字架,立杆间距800-1000mm,横杆步距1200-1500mm。井字柱箍间距700-800mm,横杆和立杆的相交节点用扣件紧固连接。(6)脚手架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①钢管井字架按承受最大垂直荷载验算:单根立柱能承受1KN,按上图设计,平均每根立柱所承受1.8

3、KN,承载力安全系数为6.7,大于规范要求的承载力安全系数2,故设计的井字脚手架安全可靠。②组合钢模板及钢管井字柱箍能承受20KN,设计单个井字柱箍承受16.7KN,小于承载能力,能保证柱箍限定侧模不胀模和爆模。2、现浇梁支模设计:⑴选用材料:①模板选用组合钢模板,辅用50mm厚木枋模板立模。②支撑脚手架选用φ48×3.4钢管和扣件搭设。⑵设计梁断面、跨度和梁底悬空高度:最大梁断面240×650mm,跨度7.8m,梁底悬空高度2.85-3.10m。⑶施工荷载值:9Kn/m,其中①梁自身荷载6KN/m②模板和支架荷载0.6KN/m③操作人员和设备荷载2.6KN

4、/m⑷设计原则:按承受垂直荷载作用进行设计。⑸模板和支撑布置:①梁底模沿梁长向顺铺在支架短横杆上,并在跨中起拱高度按2.5-3.0‰.②在梁底沿梁长向搭设钢管双排马槽架。③立杆横距500-800㎜,纵距800-1000㎜,在底层地面回填土上,立杆底脚放置45㎜厚木枋垫木,防止沉降。④梁底模下小横杆沿梁长向间距同立杆纵距800-1000㎜,在下小横杆可间隔布置,间距为1600-2000㎜.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⑤大横杆和小横杆步距1200-1500㎜.横杆和立杆的相交节点用扣件紧固连接。⑥立杆接长采取用双扣件搭接。附下图

5、示:⑹脚手架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按承受最大垂直荷载验算:单根立柱能承受12KN,按上图设计,平均每根立柱所承受4.5KN,承载力安全系数为2.67,大于规范要求的承载力安全系数2,故设计的脚手架安全可靠。3、现浇楼板支模设计:⑴选用材料:①模板选用5层竹胶合板(5㎜厚)模板,胶合板下铺45㎜厚木枋(间隙≤50㎜)作承重被楞。②支撑脚手架选用φ48×3.4钢管和扣件搭设。⑵设计楼板厚度、跨度和板底悬空高度:楼板厚度100-120㎜,跨度3.20-4.20m,板底悬空高度2.80-4.40m。⑶施工荷载值:6.75KN/㎡。其中:板自身荷载3.75KN/㎡,模板

6、和支架荷载0.4KN/㎡,操作人员和设备荷载2.6KN/㎡。⑷设计原则:按承受垂直荷载作用进行设计。⑸模板和支撑布置:①板底模板平铺在木枋底楞上,木枋底楞在跨中起拱高度按2.5-3.0‰.在板底搭设钢管满堂架。②立杆纵横间距1300-1500㎜,在底层地面回填土上,立杆底脚放置45㎜厚木枋垫木,防止沉降。③木枋底楞下支承横杆水平间距同立杆间距1300-1500㎜,在下横杆步距1500-1600㎜.④横杆和立杆的相交节点用扣件紧固连接。立杆接长采取双扣件搭接。附下图示:4、模板工程由专业木工和架工配合作业,确保搭架稳固,具有足够的承载施工荷载的能力。架体的连接

7、扣件必须拧紧(力矩在45-55Nm)。模板安装连接后,及时用横向或杆件支撑稳固,严防掉落和垮塌。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时,作业人员应有可靠的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