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

ID:51808081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6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_第4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

2、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3、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A、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6、()被认为是

3、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第8页共8页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7、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A.发展性评价B.综合性评价C.多元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B.团委C.班级D.班主任10、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

4、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11、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A.马斯洛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罗森塔尔12、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3、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联传主义学习理论1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第8页共8页D.社会实践活动15、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6、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她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创造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

6、渐进原则D因势利导原则17、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A.个人活动B.文艺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20、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疾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

7、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第8页共8页3、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

8、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请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