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

ID:51809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_第1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_第2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_第3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_第4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基础理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点总结-基础理论合理、标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可以减少二次搬运,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并且能够保障各种通道的畅通以及塔吊的合理运用。  一、现场布置原则与标化管理要求  1布置原则  (1)职工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分开,以便于管理。  (2)现场满浇素混凝土硬化,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  (3)现场分阶段(基础、主体、装饰)布置。  (4)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做好防护、亮化、绿化工作。  (5)现场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利用原有建筑。  (6)保障现场运

2、输道路的畅通。  2标化管理  (1)标化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标化负责人与物管员负责实施。  (2)实行平面图管理,经审批后实施,现场划区包干,材料标识堆放。  (3)生活区轮流值班,定时打扫,每周检查评比。  (4)生产区挂牌施工,谁做谁清,随做随清。  (5)施工大门净化(门前三包),亮化(六牌一图),设置监控器,24h值班,干部职工挂牌上班。  二、施工现场的道路  (1)施工现场的道路应畅通,应当有循环于道,满足运输、消防要求。  (2)主干道应当平整坚实,且有排水措施。  (3

3、)道路应围绕单位工程环形布置,转弯半径弧度要大于工地最长车辆拐弯的要求。  (4)道路应当中间起拱,两侧设排水设施,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3.5m,载重汽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如因条件限制,应当采取措施。  (5)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或先建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在主体工程结束之前再铺路面。  三、围挡(墙)布置  (1)施工现场围挡(墙)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并根据地质、气候、围挡(墙)材料进行设计与计算,确保围挡(墙)的稳定性、安全性。  (2)围挡的用材应坚固、

4、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彩布条、竹笆或安全网等。  (3)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高于1.8m,在市区内应高于2.1m,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4)禁止在围挡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状材料以及架管、模板等。  (5)雨后、大风后以及春融季节应当检查围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垂直起重运输设备的布置  1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  固定式起重运输设备中卷扬机的位置与井架、门架等距离要适中,以使司机能够看到整个升降过程。井架、龙门架的数量要根据施工进度

5、,垂直提升的构件和材料数量,台班的工作效率等因素确定,其服务范围一般为50~60m。井架应立在外脚手架之外,并保持一定距离为宜,一般5~6m。  2自行杆式起重机的布置  布置自行杆式起重机时,要考虑其起重高度、构件的重量、回转半径、吊装方法、建(构)筑物的平面形状等。对于装饰工程一般只考虑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最小起重臂长的影响,避免臂杆与已建结或构件相碰撞。  3塔式起重机的布置  (1)塔式起重机的幅度与起重量均能很好地适应主体结构(包括基础阶段)施工需要,并留有充足的安全余量。  (2)要有环

6、形交通道,便于安装辅机和运输塔式起重机部件的卡车和平板拖车进出施工现场。  (3)应靠近工地电源变电站。  (4)工程竣工后,仍留有充足的空间,便于拆卸塔式起重机并将部件运出现场。  (5)同时装设两台塔式起重机的情况下,要注意其工作面的划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同时还要采取妥善措施防止相互干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