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

ID:51813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21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_第1页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_第2页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_第3页
资源描述: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规划设计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市地处滇池盆地北端,云贵高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缓缓倾斜。盆地受南北断裂带地质构造的影响,山脉和湖泊呈南北向展布。城市三面靠山,南滨滇池,具有依山面水的良好自然环境。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把云南建设成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和国际大通道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昆明市规划院以创建生态城市为长远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起点,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确定的框架,

2、修编了《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规划构思更新观念,开拓视野。近期建设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远期围绕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目标,合理规划布局昆明城市绿地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主要目标,为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空间布局为统筹解决城市规划区内绿地建设、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根据昆明城市用地发展条件及特点,规划从区域——滇池流域——主城三个层次,构架昆明城市的绿地系统。1、昆明区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在昆明区域范围内,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3、充分利用昆明区域的地貌特点,结合城郊旅游业、农业的发展,在区域内建立以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各类大中型公园、农田、林地等为主的面状绿地;在主要河流、公路、铁路等沿线开辟带状绿地;完善城、镇、村内部的绿地系统,形成区域的点状绿地。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网络。2、滇池流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规划将整个流域范围划分为风景绝对保护区、风景协调区、城镇建设区、水源涵养区。风景绝对保护区以滇池水面为中心,沿岸形成滩涂绿化、湿地灌木、防护林带

4、相结合的以自然绿化为主的环湖绿化带;风景协调区是城镇建设区与绝对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对其中人工建设活动加以严格限制,形成高绿地率的区域;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规模,加强区内的绿化系统建设,保证该区的绿地率在30%以上;水源涵养区内实行封山育林,恢复山林植被,严格限制工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流域内丘陵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65%,平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3、昆明主城绿地系统总体格局从昆明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风貌特色,塑造主城外围的绿色生态

5、空间,同时以水道、绿道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与主城区的公园、游园、专用绿地等绿地斑块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主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的格局,从而有效避免主城“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为形成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提供生态依据。生态基质:形成“依山傍水,一圈四楔”的良好生态背景。绿色廊道系统:形成“一轴两环,四篱五线”的绿色网络。绿地斑块系统:由城郊八片风景公园,9个市级公园,16个区级公园及若干居住区级公园、街头绿地广场、小游园、专用绿地共同构成“八片九园、珠落玉盘”的格局。三、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四、创新与特色突破了常规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即: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元素形状的设计,维护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使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发展,并能最大限度满足人类居住、休憩和娱乐的需要)。从昆明宏观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特征,塑造主城外围绿色生态空间,建构主城“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色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和格局,为建设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提供生态依据。在此基础上做了两套近期建设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安排项目,估算资金。并

7、制定出实施项目的具体措施,使规划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五、实施效果根据《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现已建成的项目有“盘龙江北段滨河绿化、西园路(丹霞路口——昆畹路)、青年路(金碧路口——东风路)、穿云路的道路绿化”,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真庆文化广场”。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城市滨河绿化、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的建设,使城市绿化景观有了一定改善。同时实施中注重城市绿化品质的提高,通过大树进城,增加了城区绿量的丰厚度。已取得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