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

ID:51820707

大小:5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16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  [判断题]a正确b错误1: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是特定文化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使特定的人接受一定的伦理文化,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道德主体自身不断从客观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从而实现其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a2:教师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a3: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A4: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素养的希望在师德的养成。a   5:广义的师德范畴就是指可以纳入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并需要专门研究的基本概念。b6:幸福和幸福感是同一概念。b7:幸福

2、范畴与快乐范畴是一致的。b8:教师劳动关系的丰富性和这一关系调整所具有的自由度决定着必须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a9:教师的幸福具有效果上的无限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a10:幸福就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b11: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a12: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b13:公正本身是一个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范畴,但公正能解决教育中的全部问题。b14:无论是从伦理体系完善的逻辑需要还是从人类生活幸福的基本需要出发,仁慈与公正一样,都是我们应当坚持的伦理原则。a15:对教师来说,能否做到对人仁慈,尤其是对学生做到仁慈施教,不是一个关系到教

3、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性伦理课题。b16:教师的仁慈在一般人际关系中运用时也要讲究方法。但是涉及到教育对象时,由于学生的年龄与发展的实际,由于教育规律的制约,这一方法特征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b17:人们在践行道德义务时必须有物质上的回报。b18: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a19: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b20: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a21: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a22:一个教师的

4、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a2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b24: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a25:团结协作与相互激励公平竞争是矛盾的。b2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a2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所以多读书毫无用处。b28:教师热爱学生,一定要做到对学生公平公正,不分优劣,不分好坏,不分美丑,一视同仁。a29:俗话说:"严师出高

5、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b330: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而"感人者莫先于情"。a31: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由于家庭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狭小,在很大程序上促成他们的"自我专注",教育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基本不可能。b32: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a3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b34: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a35:依法执教是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毫无关系b。36: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a

6、37:家长们有的"望子成龙",有的"望女成凤",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思想。b38: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b39: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b40: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b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1:依法治教的重点是:[c]A: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    B:教育法律的遵守    C: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    D:教育立法    2: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7、                    D:教育领导和教师    3: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古人之伦主要是指:[d]A:音乐的节奏或旋律的适当安排    B:“伦者,轮也”    C:亲戚关系                      D:人际关系    4:“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b]A:孔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