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ID:5182439

大小:1.5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27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1页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2页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3页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4页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9123百家争鸣思想家老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

2、怕!”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51岁以前都以教书为业,55岁以后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以后从新回到鲁国开始教学。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1.创办私学2.因材施教3.谦虚好学4.温故知新教育主张1.创办私学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2.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3、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3.谦虚好学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为老师,古代圣贤尚且勤学如此,我们更应勤学好问。4.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四书之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籍,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孔垂长-祭孔奉祀官孔子第79代嫡孙评价孔子:春秋时期大思想家,

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同时,孔子还是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做过周朝的史官,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二、思想家老子老子的辩证哲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三、百家争鸣(1)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各学派纷纷著书立

5、说发表意见。(2)宽松的政治环境,新兴地主阶级巩固自己政权需要大量人才。(3)“私学”的出现,孔子开创私学使得收教育范围扩大。时期代表流派代表著作主要思想姓名《道德经》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武春秋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儒家道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论语》《墨子》《孟子》《庄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轻徭薄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一谈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

6、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祖先辛勤劳动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中国成为最古老文明的历史古国。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人物:①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④图2是法家代表_________;图3是兵家鼻祖_________。2.时间: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处在_____

7、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123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武春秋战国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B.《孙子兵法》C.《韩非子》D.《论语》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

8、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选择题BCDABD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