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

ID:51828926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_第1页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_第2页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_第3页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_第4页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情感态度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05-02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教学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把情感态度的培养融汇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充分利用情感态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下面,笔者从情感态度的三个方面,即意志力、自信心、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磨练意志力  意志力是人们在不断地战胜困难中而磨练出来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应该

2、以困难为导线,引导学生不断地战胜困难并从中磨练意志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课堂提问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针对优等生、中等生、“潜力生”的知识差异,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对于优等生,应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在适当增加难度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于中等生,应设置一些具有发展性的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技能的基础上,让中等生能“跳一跳”,提高到优等生的层次;对于“潜力生”,则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重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3、学会模仿。问题设置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学有所得,磨练意志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公因数》时,分别对“潜力生”、中等生、优等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36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张叔叔的两个女儿都在县城打工,大姐6天回家一次,小妹8天回家一次,两姐妹同时在7月20日回家,几月几日她们又再次在家里相聚?  3.一个周长为300米的环形跑道,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星每分钟走50米,三人同时从起点同方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三人又在

4、起点相遇?  第一题是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潜力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顺利解决;第二题是略带发展性的提高题,让中等生进行回答,再让“潜力生”进行模仿,使之同样得到一定的磨练和提高;第三题则先让中等生尝试解答,之后再让优等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通过以上过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克服了困难,从而“摘到果子”,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力。  二、建立榜样故事激励机制,增强自信心  教学中常常遇到此种现象: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积极主动发言的学生很少,胆怯、退缩的学生占极大部分,这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5、。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寻找自己的榜样,他们会自发地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搜寻名人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观看影片、听音乐等方式建立榜样故事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其选择适当的榜样,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笔者曾经给学生讲述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8岁进入乡村小学,一天,老师说:“今天替我算从1+2+3+……+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惩罚他不能回家吃饭。”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2=3,3+3=6……”

6、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自己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说:“去,回去再算!错了。”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老师本想吼起来,但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地写着5050,他便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算过,得数也是5050。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通过以上故事,学生们都无比敬佩高斯,并以他为榜样了。从高斯身

7、上,学生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也能学好数学。儿童时期是自信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好好把握,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生抓起,把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积极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小组编制时,应考虑到每个小组中成员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特点,做到小组成员分配要有层次性,将优等

8、生、中等生、“潜力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中,根据每个组员的特点明确分工,各自完成特定的目标任务。(2)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热情。问题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这就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