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

ID:5182960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_第1页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_第2页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_第3页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2)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3)说出近

2、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能力目标: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3.教学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教学难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三)教材处理根据新课标要求的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自主能动性是这节课的关键,为了使课堂40分钟能更好的被利用在课前要搜集资料,并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二、说教学方法(一)学情分析学生对“眼

3、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二)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身边的事例出发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

4、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完成的?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还有哪些感觉和器官参与?请举例说明。(二)自主合作探究、快速记忆、。对照课件与课本中“眼球模式图”,指出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快速记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同时,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瞳孔的调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出示课件、层层引入。1、出示“视觉形成”的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分小组分析,并总结出“视觉形成的过程”。2、出示问题,讨论“使人失明的原因”,让学

5、生各抒己见,从而唤起学生对盲人的爱心。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共鸣。4、出示“近视的成因及补救”的图片,探究并总结出结论。拓展提问远视的成因及补救办法。5、观看课件中“三要”和“四不要”的图片,说明含义。旨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健康意识。(四)全面总结出示知识框架图师生共同完成(五)巩固练习,延伸知识。五、教学反思闪光点:1、课堂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导课堂,避免教师的“一言堂”。2、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在课上以自己的语言组织课堂。不足点:1.本节内容容量太大,没有进行足够的练习

6、。2.提出问题给学生的自主思考、探讨时间不足,有些问题教师提示过多或者直接出示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没有给予丰富有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