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与高效识字.doc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

ID:51843302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_第1页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_第2页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_第3页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趣与高效识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激趣与高效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有个经典的解释和记忆“聪”字的方法:你在学习做事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话,那一定能变得很“聪明”!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识字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做到这“四到”呢?如何让他们在“四到”后再去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真正体现“聪明”的价值呢?这一直是我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它体现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的。在多年的归类识字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发现---自主”这种识字教学模式比传统的由教师首先讲出某一课识字的规律,讲解生字的音、形、义,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的教学模式更好。因为识字教材采取以上多种形式编排

2、,旨在体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主动识字,即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部件和形声字规律等记忆字型;结合词语、句子,联系图画理解字义。一般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教师就不要多讲解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方法,教规律上。识字学词学句中的句子和短文,要多读,少讲或不讲。而在“发现--自主”这种识字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正是体现了以上的特点,学生以发现为乐,自选目标,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使识字学习成为学生自身

3、的需要,听说读写认能力就在“发现--自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下面以我在教学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一)”中为例,叙述用“发现--自主”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片段。一、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发现--自主”教学要求学生从“依赖他人的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在识字学词学句中,生字词的出现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存在着学习的“秘密”。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秘密”的能力。所以每次上识字学词学句的课时,我就告诉学生们这一课中有很多的“秘密”,期待他们去发现,谁发现一个小“秘密”,老师就给他一个奖励。这样,孩

4、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和积极地去读课文,去思考,去寻找“秘密”的所在。这样,课堂就成了“发现秘密”的乐园。如在教学第二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讨论,发现了“这课的生字都和树木有关系,所以都有木字旁”;生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变成部首后最后一捺变成了一点;“有些部件的发音和生字发音相似”,“木字旁的字写的时候都是左边窄,右边宽”。在学习3课上发现了“学习内容是由熟字+偏旁=生字,再用生字组词造句组成的”;“偏旁可以在熟字的上面、下面、左边,还有半包围”;熟字加了偏旁后变小了,如“认、伙、晴、情等”;“有些字一捺变成了一点,如‘达

5、、彩’”;“生词和句子能让我们知道这个生字是什么意思”.....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然在学生发现“秘密”的过程中,在追求小小“发现”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材中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都由他们自己“发现”了,而往往自己发现的知识远远比别人灌注的记得更牢靠。二、我有个小小的“问题”学生在“发现--自主”的教学过程往往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也许这些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由于年龄、经验和心理的差异根本没有考虑到,但是学生想到了,而且提出来了。如在教学第四课时有学生提出:“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三个人就是众人吗?为什么不是五人、六人、一百人呢?”

6、“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面对这些问题我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要知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难得多。”所以这个时候我总是非常热情和惊异地赞赏他们。着急的是有些问题我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简直无法回答。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教学精神了,我一般就是让学生自己解决:在坐的哪位同学能回答他的问题?虽然学生的某些解释不具有那么严密的科学性,但是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地让他们理解和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发现--自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得

7、到充分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要放在生活实际中去学”的宗旨。它做到了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情境让学生进入,问题让学生提出,答案让学生找到。综上所述,“发现--自主”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识字学词学句”这种课型,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它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它能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无拘无束”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敏锐发现,自主学习,积极进取,创新求异。我想,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教学当中去。总之,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

8、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