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

ID:51856337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1页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2页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3页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保知识宣传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保知识宣传一、水资源相关知识1.全球水资源量有多少?答: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表示水资源量。据统计,包括南极洲在内,世界各大洲陆地年径流总量为46.8万亿m3,折合平均径流水深为314mm。2.我国的水资源量有多少?答: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m3,居世界低6位。3.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有哪些影响?答:(1)城市缺水:缺水城市近300个,严重缺水城市超过100个,全国城市缺水1600万m3以上;(2)由于水资源地区、时空分布不均,引起的洪水与干旱,影响工业、农业的发展。4.“世界水日”是哪一天?答:1993年

2、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5.“中国水周”是什么时候?答:我国将每年的3月22~28日定为“中国水周”。6.什么是水资源保护?答: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7.什么是水体?答:水体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水(包括其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等)、水生生物以及底质(底泥)

3、。8.什么是水体的自净能力?答: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污染物的浓度会逐渐降低,水体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成为水体的自净能力。9.什么是水污染?答: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原有的用途受到破坏,若继续使用,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10.水污染与水体的自净能力有什么关系?答: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的限度,水体就会失去原有的用途。11.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科学合理

4、地保护、使用和改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了解和掌握水环境质量。二、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三、什么是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四、水土

5、保持意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五、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

6、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⑵人为因素。人类

7、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六、水土保持我们如何做1、节约用水,不浪费水资源。2、不向河里乱丢、乱热垃圾。3、不向河里排放污水。4、不把农药等倒入河里,使用无磷洗衣粉。5、不滥砍滥伐树木,多植树造林。6、节约用纸,不浪费纸张。7、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8、不滥用化肥:过多使用化肥,除了会污染水资源,还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

8、作物对水和养分还有氧气的吸收。9、不随意取土、采沙。10、少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